四年级数学教案4.1三角形

5 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2.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三角形,了解这些三角形的特点。

3.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掌握三角形的特性,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了解这些三角形的特点。

3.理解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教学指导】 1.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三角形的教学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教学中教师注重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教具,教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通过学生的直接感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三角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

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课堂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出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5课时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1课时 第2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课时 第3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1课时 第4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1课时 第5课时 四边形的内角和……………………………………………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1页例1、例2、“做一做”及教材第65页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三角板、木条钉成的三角形、三角形卡片。

【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三角板,观察三角形的特点,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

红领巾、三角架…… 引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新课讲授】 知识点1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例1。

1.做一做:
请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画一画:
让学生自己画出三角形,并在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说一说: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回答:
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

4.做一做:请学生动手用三支笔拼成一个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的顶点、边、角。

知识点2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提问: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请打开教材第6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在黑板上示范作高两次。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提问:老师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学生动手画出一个三角形,作出它的高,并标出与高相对应的底。

提问:三角形可以作出几条高呢? 学生动手尝试,讨论回答。教师请学生指出每条高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底。

随意画出一个三角形,标出他的高和底,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

知识点3 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例2 做一做: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边框,分别拉一拉边框,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回答。拉动三角形边框,形状不会改变,拉动四边形边框,形状会改变。

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课堂作业】 1.填空:
(1)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角。

(2)由三条( )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4)三角形具有( )。

2.标出下面三角形的边、顶点、角,并作出三角形的高。

3.教材第61页“做一做”,学生举例。

答案:
1.(1)3 3 3(2)线段围成的封闭 (3)高 底 4)稳定性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能根据不同的三角形作出它的高,标出它的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五第1~3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 1.三角形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形成封闭的图形。

2.要素: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3.高:
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的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这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此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为此,还出示了一组含正、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此处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边画边想、组织交流、引导概括三角形的特征,从而有效地落实了本节课重点的教学。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