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19-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 19-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60.0 分)

 1.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阳光

 ②松树

 ③空气

 ④金鱼

 ⑤水

 ⑥藻类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2. “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

 )

 A. 保护组织 B. 输导组织 C. 分生组织 D. 营养组织 3. 人体的结构层次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相比多了(

 )

 A. 系统 B. 器官 C. 组织 D. 细胞 4.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 调查 B. 实验 C. 观察 D. 阅读 5. 通过观察水稻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水稻种子含有胚和胚乳 B. 水稻种子严格来说是果实 C. 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D. 水稻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 6. 把带叶枝条下端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

 )

 A. 木质部被染红了,因为筛管向上运输了红墨水 B. 木质部被染红了,因为导管向上运输了红墨水 C. 韧皮部被染红了,因为筛管向上运输了红墨水 D. 韧皮部被染红了,因为导管向上运输了红墨水 7.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A. 溶解叶绿素 B. 溶解淀粉 C. 检测淀粉 D. 除去二氧化碳 8. 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目的是为了保护什么结构不受伤害(

 )

 A. 叶片 B. 幼茎 C. 根毛 D. 花 9. 刚收割的稻谷堆放久了会发热,这些热量来源于稻谷的(

 )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吸收作用 10. 种庄稼时需要经常松土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缓蒸腾作用 B. 促进根吸收水分 C. 促进根的光合作用 D. 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11. 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

 A. 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 B. 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已经死亡)

 C. 种子成熟后正处于休眠期的种子 D. 度过休眠期的完整的种子 12. 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生长提供 A. 水 B. 无机盐 C. 有机物 D. 氧气 13.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移动,水却往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 光合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蒸发作用 14. 播种前,需要耕和耙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

 A. 一定的水分 B. 充足的空气 C. 较强的阳光 D. 温暖的环境 15. 移栽树木时给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针头应到茎()

 A. 分生组织 B. 保护组织 C. 输导组织 D. 营养组织 16. 将来既发育成枝条,又发育成花的芽,叫做(

 )

 A. 花芽 B. 混合芽 C. 叶芽 D. 顶芽 17. 如图为根尖结果模式图,与根不断生长有关的部位()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18. 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计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 CO 2

 B. 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若装置丙不遮光,丙内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 CO 2 ,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19.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与此无关的是(

 )

 A. 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 B. 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 C. 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D. 小鸟以草籽为食 20.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

 A.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 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开发特色生态旅游 C. 种植优质高产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 开垦荒山造田,大面积种植粮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0 分)

 21. 已知有下列四组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

 目镜

 物镜

 甲

 15×

 40×

 乙

 10×

 40×

 丙

 10×

 10×

 丁

 10×

 15×

 ( 1)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______组。

 (2)如果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写着“P”的玻片,视野内看到的是:______. (3)当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时,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移动,物像才会移到视野的中心。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应用______眼注视目镜内,______眼睁开,便于绘图. 22. 玉米是我州最常见的粮食作物,耐寒耐旱成熟快、营养含量高,被世卫组织誉为人类膳食结构平衡大使。亲爱的同学们,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帮助农民张大爷解决玉米种植中的一些问题:

 (1)生产中应选用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因为玉米种子的______里贮存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学校老师说,种子除营养贮存充足外,还必须有生活力才能用于播种。课本中介绍的测定发芽率的方法耗时太长,若有的植物种子处于休眠期,虽有生活力却不会萌发。小华按要求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纵向切开后,用红墨水浸泡。结果如表所示。预估这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玉米种子无休眠期)______%.

  总数

 胚乳染红数

 胚染红数

 100

 100

 15

 (2)小华发现张大爷家的玉米叶色发黄,叶片边缘和尖端焦枯,茎秆软弱。他建议增施含(填字母代号)______丰富的肥料,才能保证高产。

 A.氮、磷

 B.氮、钾

 C.磷、钾

 D.钙、钾 (3)玉米收获后,张大爷没有将桔秆直接焚烧。而是铡碎后放入沼气池,镇上来的扶贫干部夸奖了张大爷,说他的做法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提高了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______,减少了农药、化肥的用量。

 (4)很多地方在播种前对土地耕翻起垄,在垄腰或垄顶栽种玉米,生长期间尽量避免大水漫灌,是为了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根部的呼吸作用。

 (5)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应选优质高产品种。现有两个玉米品种:A品种的主要特征是: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生长期长,晚熟;B 品种的主要特征是:株型分散,叶片平展(叶与茎的夹角大)生长期短,早熟。请你从光能利用的角度考虑,建议张大爷种植______品种(填字母代号)。

 23. 如图 1 是南瓜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图中1为雄花,图1中的花粉落到图2柱头上,这种传粉类型是______;要结出南瓜,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______。

 (2)南瓜的根吸肥和吸水能力很强,利用南瓜植株收获的甜瓜枯萎病少,而且果实个大、收获高产。某菜农想利用南瓜植株收获甜瓜,采用的生物技术应是______。

 (3)该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

 (4)某生物小组在学校的实践基地种植南瓜,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施含______的无机盐。

 (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南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如图 2 所示的果实体积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①在曲线 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______迅速发育的结果。

 ②当南瓜体积达到 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南瓜的子房内有______。

 ③在大棚内种植南瓜,为避免出现曲线 b 的现象,可以采取______的措施。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24.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 A、B、C 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____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______。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______]______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_ (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______。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答案与解析

 --------

 1. 答案:B

 解析:解:①阳光、③空气、⑤水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②松树、④金鱼、⑥藻类,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B。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理解生物的特征是关键。

 2. 答案:B

 解析:解:藕丝是藕的导管壁增厚部连续成螺旋形的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 3~5 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 10厘米左右,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属于输导组织。

  故选:B

 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

  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拓展,了解藕丝的特点,熟知植物的主要组织及功能,就能轻松解答此题。

 3. 答案:A

 解析:解:人和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由器官直接构成整个植物体。人体由器官再组成系统,由系统再构成整个人体。

  人体比植物体结构层次中增加了“系统”这一层次。

  故选:A。

 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人和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二者构成的主要不同是,植物体不具有人体结构层次中的“系统”这一层次。

 理解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对其进行比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4. 答案:C

 解析:解:善于观察的牛顿从别人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联想到地球与苹果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计算,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故选:C。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此题考查了观察和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5. 答案:C

 解析:解:A、水稻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A正确;

  B、水稻种子有子房发育而来,所以水稻种子严格来说是果实,B 正确;

  C、由于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C 错误。

  D、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水稻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D正确。

  故选:C。

 水稻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掌握种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6. 答案:B

 解析:解: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

 关键点:导管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7. 答案:A

 解析:解:酒精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因此“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色素。

 故选: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8. 答案:C

 解析: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选:C。

 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解明确根毛的分布与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9. 答案:C

 解析:解: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植物呼吸作用会释放出热量。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由于其呼吸作用产出较多的热量所致。

  故选:C。

 (1)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上的应用,是学习的难点和考试的重点。

 10. 答案:D

 解析: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种庄稼时需要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故选:D。

 活细胞都要呼吸,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11. 答案:D

 解析:解:A、干瘪的种子可能会萌发,而被昆虫咬坏的种子,由于胚不够完整,不可能会萌发,A错误。

  B、种子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由于体内的有机物被消耗,也可能已经死亡,使胚没有活力,不会萌发,B 错误。

  C、种子成熟后正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不会萌发,C 错误。

  D、度过休眠期的完整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萌发,D正确。

  故选:D。

 种子萌发不仅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要能够萌发必须满足自身条件,也就是保证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种子萌发时,在外界条件具备的同时还应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

 12.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题干中说的“肥料、肥”指的就是无机盐。

 故选 B。

  13. 答案:B

 解析: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选:B。

 植物根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14. 答案:B

 解析:解:土壤变得疏松,增加了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种子萌发。因此农民伯伯在播种前,需要通过耕和耙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故选:B。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5.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水和无机在植物体的运输,分清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是解答的关键。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故选 C。

 16. 答案:B

 解析:解:按照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其发育的结果芽分为花芽、枝芽(有的地方较叶芽)和混合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混合芽是将来既能发育成枝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所以将来既能发育成枝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做混合芽。

  故选:B 对于芽的分类,1.按芽的着生位置分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着生在枝条或主干顶端的芽是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是侧芽。2.按芽将来发育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芽的类型要分清,此处易出错。

 17.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如图: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④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量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使根不断伸长;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①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外部出现根毛,内部出现导管,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③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和②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的结果。A符合题意。

 故选 A。

  18. 答案:B

 解析:解:A、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使丁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检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

  B、装置甲已经把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丙不遮光,植物因为缺乏二氧化碳也无法进行光

 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因此丙内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错误;

  C、装置丙中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C 正确;

  D、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需要除去,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使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D正确。

  故选:B。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要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需要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使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

 本题考查了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9.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小鸟以草籽为食都体现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体现了大树为小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关,不能体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20. 答案:D

 解析:解: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B、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开发特色生态旅游,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C、种植优质高产作物,增加经济收入,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D、开垦荒山造田,大面积种植粮食,破坏了原生态环境,不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故选:D。

 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

 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植被的意义,植物生态价值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21. 答案:(1)丙 (2)d (3)D (4)左;右

 解析:

 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看到的细胞越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看到的细胞越大。解题时抓住关键词“细胞最多”和“细胞最大”,要使“细胞最多”就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要使“细胞最大”就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严谨、规范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保护显微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个体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多,个体越小。甲的放大倍数=15×40=600,乙的放大倍数=10×40=400,丙的放大倍数=10×10=100,丁的放大倍数=15×10=150.因此甲的放大倍数最大,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少。丙的放大倍数最小,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

 (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切入,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 180 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 180 度后得到的是“d”,因此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d”. (3)由于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所以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像要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中央,故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

 (4)对光是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转换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安放装片,然后观察,观察的时候两眼也要睁开,左眼看着物镜里的物像,右眼看着画图。

 故答案为:

 (1)丙 (2)d (3)D (4)左;右 22. 答案:(1)胚乳;85 (2)B (3)利用率 (4)促进 (5)A

 解析:

 此题考查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生态农业的意义、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明确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生态农业的意义、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生产中应选用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因为玉米种子的子叶 1 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小华按要求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纵向切开后,用红墨水浸泡。100 粒种子里有 15 粒种子胚染成红色,说明营养物质没有被分解利用,不能萌发,故发芽率为 85%。

 (2)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张大爷家的玉米叶色发黄,叶片边缘和尖端焦枯,茎秆软弱。应多施用含氮和钾的肥料。故选 B。

 (3)张大爷没有将桔秆直接焚烧。而是铡碎后放入沼气池,这样提高了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利用率。

 (4)植物呼吸作用旺盛。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所以,垄腰或垄顶栽种玉米,生长期间尽量避免大水漫灌,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5)A品种的主要特征是:株型紧凑。叶片挺直,有利于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故答案为:(1)胚乳;85 (2)B (3)利用率 (4)促进 (5)A 23. 答案:(1)异花传粉;受精 (2)嫁接

 (3)受精卵 (4)氮 (5)①子房;②多粒胚珠;③人工辅助授粉

 解析:

 本题考查传粉和受精,嫁接,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传粉和受精过程,嫁接的原理,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南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图中 1 为雄花,图 1 中的花粉落到图 2 柱头上,这种传粉类型是异花传粉;要结出南瓜,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受精。

 (2)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某菜农想利用南瓜植株收获甜瓜,采用的生物技术应是嫁接。

 (3)该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4)某生物小组在学校的实践基地种植南瓜,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施含氮的无机盐。

 (5)①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一般都逐渐凋落,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就像图中曲线 a 一样。

 ②当南瓜的体积达到 A点时,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中有多少胚珠受精,将来就会有多少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

 ③若授粉不足就会出现图中曲线 b的现象,空粒或瘪粒,所以需要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授到雌蕊的柱头上,这样可达到增产的目的。所以在大棚内种植南瓜,为避免出现曲线 b 的现象,可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措施。

 故答案为:

 (1)异花传粉;受精 (2)嫁接 (3)受精卵 (4)氮 (5)①子房;②多粒胚珠;③人工辅助授粉 24. :

 答案:导管;B;蒸腾作用;水循环;A;光合作用;N;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②①④③;

 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解析:解:(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B]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功能,因此提高了图一中[A]光合作用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 N(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壁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

 (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②暗处理、①遮光并光照、摘下叶片、④酒精脱色、漂洗加碘、①显影观察,因此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②①④③(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后叶片被黑纸片遮盖的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棕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所以“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故答案为:(1)导管;B;蒸腾作用;水循环 (2)A;光合作用 (3)N;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4)②①④③;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光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5)图一中,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表示光合作用;B 释放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C 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呼吸作用;图二中,M 光照强度是 0,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是吸收量是负值;N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M 点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多。图三中,①遮光并光照、②暗处理、③显影观察、④酒精脱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特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推荐访问:长垣县 新乡市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