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高考 地理专题 :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概念辨析

 一、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的内涵大体相似,但在答题要求上有明显的思维差异:

 指出区位因素,一般说出影响因素既可,不必展开阐述与分析。

 分析(评价)区位条件,则要从人地关系入手,从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发展变化的视角进行具体描述与阐释,强调过程分析。

 二、光照与热量 1.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越大,晴天越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2.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三、春小麦与冬小麦 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冬小麦:往往前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原理方法

 一、农业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举例 自然因素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及水热组合等)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耕作制度 南蔗北菜(热量);南稻北麦(水分);东北一年一熟,海南一年三熟(热量);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光照) 地形(起伏状况、海拔、地块大小等) 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

 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导因素 河西走廊、新疆的绿洲农业 土壤(土层厚薄、肥沃程度和土壤种类) 肥沃程度影响产量;土壤的酸碱性影响植物生长 平原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业 社会因素 市场(需求的种类和数量) 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城郊农业、订单农业 交通运输 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扩大了鲜活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应该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荷兰鲜花点缀世界城市 科技(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 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增加鲜活农产品保存时间;培育良种扩大种植范围;提高产量;改变生产方式 玻璃温室、无土栽培、冷藏保鲜技术 劳动力 数量、素质和价格 中国的蔬菜和水果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低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粮食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地价、资金 地价高低影响农业生产成本与效益;发达地区资金雄厚,利于高附加值农业的发展

 二、我国主要农业区气候条件的比较

 气候类型 优势条件 制约条件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 高山、高原气候 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多夜雨,利于作物吸收) 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降水稀少,水源缺乏,土地荒漠化严重 东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 纬度高,热量不足,低温冷害,生长期短 华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光热充足,雨热同期 ①春旱,多风沙;②旱涝灾害频繁;③水源不足;④盐碱地占较大比例 南方平原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光热水配合较好,雨热同期 春末夏初梅雨,夏季伏旱和洪涝灾害

 一图胜千言

 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认知结构

 农业区位因 素分析 1.农业区位选择的要求

  2.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基本思路

 区位因素 评价用语 自 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 济条件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资金、地价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土地价格低(高) 社 会因素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答题技巧 (1)全面客观,瞄准重点:

 ①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思考,避免遗漏要点; ②抓住主导因素,重点分析; ③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找出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④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因地制宜,学会变通:

 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与评价,切忌机械套用思维模型、罗列所有要素,应根据设问要求和区域特征,从图文材料中选取体现实例个性的主要方面加以评价,各项内容的详略程度可以不同,也可以增加评价内容。

  示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卤虫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 世纪 50—70 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不赞同: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推荐访问:高考 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