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二十四节气话养生(立冬\小雪篇)】 二十四节气立冬

  节令特点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22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但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是说这一节气中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养生要领
  按我国传统民间习惯,“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饮食保健也很重要。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肾主水,《内经》有“肾者水脏,主津液”,指肾主人体内水液代谢平衡,促使津液的生成和排泄。津液代谢通过脾胃运化生成水谷之精,以输布滋养全身;代谢后的水液,则化为汗、尿和气排出体外。
  《内经》中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明确指出,人若不知冬季养藏之道,冬令依然精液频泄,那么身体必然日趋虚弱。虚则寒邪乘虚而入,并伏藏于体内。伏邪积郁日久,等来年春阳上升,必发为温病。《寿世保元》也说:“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房事,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唐代名医孙思邈则认为“当今少百岁之人”的原因,就是“不知节欲养精”。因此,从立冬开始,房事就要稍加节制,以蓄养阳气。
  节令衣着
  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进入冬季之后,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保暖,而冬装的保暖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首先,衣料的导热性非常重要。衣料的导热性越低,则保暖性越高。在众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导热性最低,所以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因而它们的保暖御寒作用也就较低。其次,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还与衣料的表面状态有关。各种表面粗糙和起毛的麦尔登呢、制服呢、大众呢等厚呢大衣是良好的冬令外衣。因为表面光滑的吸收热量少,表面粗糙的吸收热量多。外套衣料的颜色也很重要。因为衣料的颜色与吸收日光辐射热量有密切关系。各种颜色吸热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黑、紫、红、橙、绿、灰、蓝、黄、白。黑色衣料吸收的热量为太阳辐射热量的88%,绿色为57%,白色为20%。因此,冬令外衣选深色其保暖效果更佳。冬季穿衣应多层次。层次多,衣服与体表之间的空气层也就多,其保暖效果也就好。内衣应选择具有较好吸湿性和透气性的衣料,如各种纯棉毛衫裤,棉和棉粘的绒衫裤等。中层和次外层的衣料可选择羊毛、腈纶和混纺织物,因为它们含空气量要多。最外层的衣料,各种厚呢衣服是最佳选择,因为这几种材料导热性最小。
  衣料内的空气几乎是静止的,而静止的空气中导热性最低,其保暖性也最好。因此,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起居须知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立冬后,我国北方室内开始安置炉火或供应暖气了。漫长的冬季,长时间生活在使用取暖器的环境中,气候本来就十分干燥,使用取暖器使环境中相对湿度大大下降,空气更为干燥,往往会出现上火和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现象。科学研究证明,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0%-60%、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干燥会使鼻咽、气管、支气管黏膜脱水,使其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减弱,当吸入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时不能像正常时那样很快清除出去,容易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居室中要勤开窗通风。不通风的情况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人的正常需要量,引起人的头痛、脉搏缓慢、血压增高。通风可使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换室内污浊空气,减少病菌的滋生。因此,勤开窗很重要。
  立冬时节睡觉前,先用温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擦足心,除了能祛污垢、御寒保暖外,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进行日光浴须注意保护头和眼睛,以免由于过度曝晒引起头晕目眩、倦怠乏力。也不宜在空腹、饱腹和疲劳时进行日光浴,以免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另外,较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和神经兴奋症患者,对阳光有过敏反应者,有出血倾向者,以及月经期、分娩后一个月内的妇女,进行日光浴时也须注意不可过度曝晒,以免发生意外。另外,立冬时节进行日光浴,应特别注意不可过度曝晒,以免紫外线辐射过度引起人体皮肤衰老,甚至患上皮肤癌。
  节令养生食谱
  立冬时节养生的饮食方案如下。
  十全文补汤
  制作原料: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肉桂各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枣12枚,生姜20克,墨鱼、肥母鸡、老鸭、净肚、肘子各250克,排骨500克,冬笋、蘑菇、花生、葱各50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将诸药装纱布袋内,扎口,鸭、鸡肉及猪肚洗净,排骨剁开。姜、笋、菇洗净,与以上诸料同放锅中,加水,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煨炖,加黄酒、花椒、盐调味。待肉熟烂后捞出,切成丝条,再放入汤内,去药袋,煮开后,调入味精,食肉饮汤。每次一小碗,早晚服用。全部服完后,隔五日再服。
  适宜人群:适用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如体虚贫血、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头晕目眩者。无病食用,能健身防病。
  此汤有补阴阳气血、调五脏六腑的功效。
  花生煲猪蹄
  制作原料:猪蹄500克,花生米适量,盐、南腐乳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猪蹄洗净开边,油锅烧热后将生姜爆香,放入猪蹄,加入南腐乳,炒匀,然后加适量水,加入花生,加入调味品,慢火煲两小时左右,待猪蹄软熟。
  禁忌:腹泻者少食。
  适宜人群:适用于肾阴虚不足之腰膝酸软,津液不足之皮肤干燥,气血不足之产后少乳及痈疽、疮毒者。
  此道菜肴有滋补阴液、补益气血的功用。
  归参炖乌鸡
  制作原料:党参30-50克,当归20克,乌鸡1只,生姜、葱、盐、料酒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乌鸡与当归、党参及适量调味品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1-2小时,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肝肾不足之遗精、带下、白浊,血虚之月经不调,脾肺气虚之消瘦及气阴两伤者。
  党参补益脾肺、补血生津。乌鸡为传统的滋补佳品,以其骨乌而得名。其味甘,归心、肝、肺、脾、肾经。乌鸡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钙、磷、铁、镁及尼克酸、泛酸等。加入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故本炖品最适于冬季食用,尤其适合大病后、产后、手术后或素体虚弱之人。
  滋补原则
  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肾与膀胱气化相通,互为表里。肾在五脏之中,主藏精气而不泻,与六腑相较,其性属阴。肾中阴阳对整个津液代谢过程中的相关器官有调节作用。肾位于腰的左右两侧。中医认为肾属脏,肾脏为“生命之源”,“先天之本”。肾藏精,肾对精气具有闭藏的作用,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中医的“封藏之本”,说明了肾精的气化功能,能协调体内津液的输泄及代谢平衡。精足则血旺,精与血是相互生化的。“发为血之余”,毛发的生脱与肾气的盛衰紧密相关,藏精功能失常表现为肾虚。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节令养生小贴士
  入冬养生在于藏
  冬天,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开始降低,顺应这种变化,养生活动应当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
  精神调养 神藏于内
  “激动”、“生气”、“紧张”等都是人的情绪表现,一个人如果情绪波动频繁,其身体状况会很容易受到影响。神藏于内,指的是重视和保持情绪的安宁,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
  神藏于内并不意味着应当懒散嗜睡、昏昏沉沉,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对于冬季昏沉倦怠的消极现象,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延长光照时间,太阳光带来的温暖和明亮是调养情绪的天然办法。
  起居保健 享受阳光
  冬天要早睡、晚起,尤其对于老人而言,每天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
  要做到“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穿得“暖”,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保持在32-33℃。双脚要温,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部温度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和腰腿痛等病症。定时开窗换气,新鲜的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要蒙头睡觉,蒙头睡觉容易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容易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节令美食――栗子
  冬季是养肾的好季节,香甜味美的栗子不但是上佳美食,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栗子的药用功效从古至今一直为医家推崇。唐朝孙思邈认为栗子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也能强筋健体。传统中医认为栗子味甜,性温,入脾、胃、肾,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可以治疗反胃、吐血、腰脚软弱、便血等症,老少咸宜。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比米饭低,只要加工烹调中没有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食用。
  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节令养生运动――长跑
  长跑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冬季健身运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氧的吸收和运输效率提高。因此,长跑能对心肺功能产生较好的效应,长跑锻炼使人精力充沛,体力增强。现代研究发现,长跑锻炼可以促进脂肪代谢,使脂肪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掉,起到减肥、降低血脂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长跑锻炼还可以调解大脑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兴奋、抑制的过程,以消除神经和血管的紧张状态,从而使一些高血压患者从长跑中恢复健康。长跑可使骨骼坚韧,支持力量增加,使肌肉的韧性增强。
  初跑的人要先进行步行和慢跑的交替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把握好自己的尺度。长跑的强度是由速度决定的,不同的人由于体重、体质、肌体状况及运动时间长短等差异,因此反应不同。心率是运动强度直接的尺度,运动中其心率不应超过平静时的心率外加60次。运动后心率恢复正常,翌日应不感疲劳为宜。
  每次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放松肌肉,活动关节,使身体产生微热,这样开始长跑不会感到气喘。跑步时要两肩自然下垂,两肘向内前摆动,身体稍前倾,先足跟着地,过渡至全脚掌着地,这样小腿肌肉得到放松不感疲劳。呼吸要和步伐配合,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长跑每周至少要进行三次,每次时间在30-40分钟。如果间隔时间在三天以上,则要从较低的强度开始恢复。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注意过饱和餐后不可立即长跑。结束时要做好整理活动,应经过减速、步行,放松肌肉,逐渐消汗,恢复平静状态,不能突然停止跑步。
  妙方巧治本季常见病――冠心病
  寒冷的天气可引起体表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使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肌缺氧加重。严寒、低气压、温差大的恶劣气候,会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低温刺激易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持续加快,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增高,心脏负荷加大,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发生。因此严寒季节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以下偏方对冠心病病情有益,可缓解患者的痛苦。
  茄子方
  [原料]茄子250克,去皮青豆6克,酱油10毫升,花椒4粒,精盐2克。
  [制法]茄子洗净去皮,切成块放入热油锅内,再放入去皮青豆、酱油、花椒、精盐,文火烧至茄子、青豆烂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
  [主治]冠心病。
  香菇木耳黄花菜方
  [原料]干香菇20克,黑木耳5克,干黄花菜30克。
  [制法]将干香菇、黑木耳、干黄花菜,各自分开用水浸泡,洗净去杂质后,入锅加水750毫升,煎煮30分钟,起锅即成。
  [用法]食用,早晚分服。
  [主治]冠心病。
  海松子猪心冬菇方
  [原料]海松子50克,猪心250克,冬菇300克,精盐1克,味精1克,酱油5克,生姜10克,葱10克,料酒10克,花生油30克。
  [制法]将猪心洗净,去杂,切成小长条状,冬菇洗净,去杂,切成块状,姜切片,葱切段。锅烧热入油,放入姜、葱、料酒,再入猪心翻炒片刻,入酱油、精盐、冬菇、海松子、鲜汤600毫升,煎煮30分钟,加入味精,起锅即成。
  [用法]食用,饮汤。
  [主治]冠心病、心悸。
  小雪
  节令特点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开始下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绘的就是这种初冬景象。
  小雪三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是说此时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进入严寒的季节。
  养生要领
  小雪,表示降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其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更容易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也就是说,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种:即内因(七情过激所伤)、外因(六淫侵袭所伤)、非内外因(房事、金刀、跌扑损伤、中毒)。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过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七情变化。这种变化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属正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致病。但当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绪刺激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人的精神状态反映和体现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而精神心理活动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以说是产生精神疾病的关键。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除此之外的饮食调养也不容忽视。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日常生活中磕磕绊绊在所难免,谁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无论如何,都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在小雪节气中,要保持愉悦心态,可以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多听音乐,学会调养自己。
  节令衣着
  进入小雪,冬季的气候特征就越发明显了。北方的冬季常有大风,一般西北风较多,风力愈大温度就越低。由于风的压力可使大量空气透入衣服内,破坏服装下层的静止空气,致使贴身衣服变得冰凉。风力在五级时,服装隔热值有风力在1-3级时的二倍左右。所以冬季外衣的面料应选用致密、透气性差的材质等。因此,在同等薄厚的情况下,毛线编织的外套由于空隙大,防风性能差,只适于室内或无风情况下穿用,而不宜在室外穿着。
  冬装穿着以多层为好。这样既便于在室内和室外不同温度状态下增减衣服,而且保暖性也比较好。儿童和青少年由于活泼好动、运动量大,易于出汗,多层服装可以做到随时增减衣服,有利于防止着凉感冒。
  老年人离退休后的日常生活中,衣着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条件来安排:种花、养鸟、家务、外出散步、坐在茶馆聊天、看电视电影等不同活动,由于环境、时间、运动量的不同,在着装上也要注意。选择冬季服装要从便于这些活动上考虑。在读书、休闲时,则适于穿宽松轻便的防寒保暖服装。而运动或娱乐时,适于穿那些轻便保暖、便于穿脱的服装。
  起居须知
  小雪时节,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给干燥的冬季增添了一些湿润。空气的湿润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会有所改善。但雪后会出现降温天气,所以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有些怕冷的老年人在冬夜喜欢弯腰屈腿睡,结果越睡越觉得冷。这是因为在睡眠中人体的血液循环较为缓慢,屈腿睡眠会影响躯体的血液畅通,容易造成下肢供血不足,使双腿热量减少。因此,有屈腿睡习惯的老人,睡眠质量差,容易醒,消除疲劳慢,而且还常因双脚受寒而感冒。
  此外,盖上厚重的棉被,被窝里的温度就会升高,再加上许多人喜欢通宵使用电热毯,这样被窝里的温度就会大大超过人的承受能力。被窝里的温度太高,人的肌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过大、汗液排泄增多,就会烦躁不安,醒来后会觉得疲劳困倦、头昏脑胀。而且温度太高,儿童容易踢被子,老人起夜时温差过大,容易感冒着凉。
  人在睡眠中也是需要呼吸的。当仰卧时,厚重的棉被压迫胸部,会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减少肺的呼吸量。对成人来讲,由于胸部受压,常常会做噩梦,影响睡眠质量。如果患有肺气肿、心脏病的老年人的胸部受到重压,不但会噩梦频繁,还会导致病情突然加重,发生急性缺氧窒息或心绞痛。对儿童来说,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节令养生食谱
  小雪时节气温下降,开始下雪。这个时节养生的饮食方案如下。
  当归火锅
  制作原料:鱼肉400克,盐、味精各少许,冻豆腐3块、白菜适量,冬菇5个,鸡汤5碗,当归30克切薄片。
  制作方法:先将白菜斜切成片,香菇泡软、洗净切丝,鱼肉切成薄片,冻豆腐切成小块,再将鸡汤放入火锅内,并将切好的当归片全部放入火锅内。用大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煮20分钟,使当归的药效成分煮出来,加适量盐、味精等调味,然后再将鱼片、豆腐、白菜、香菇等下锅,煮开即可食用。
  活血御寒,温暖身体,可促进生命力旺盛,若常吃可增进皮肤容颜的健美。
  适宜人群:适于肿瘤患者,身体发冷、贫血、代谢障碍人群。
  核桃猪腰
  制作原料:猪腰500克,生姜15克,葱15克,精盐5克,麻油25克,核桃仁70克,鸡蛋清2个,干淀粉50克,料酒25克,菜油750克(实耗80克)。
  制作方法:葱洗净切成段。腰片用料酒、精盐、姜片、葱段拌匀入味。干淀粉研细,用蛋清调匀待用。猪腰对剖,剞成十字刀花,切成三块。核桃仁用开水泡胀,剥去外皮,切丁。生姜洗净切成片,净锅置火上,加入菜油,待油温烧至六成热时,将核桃丁摆在腰花上,裹上蛋清淀粉下锅炸成浅黄色捞起。待全部炸完后,等油温上升至八成热时,再将腰块全部放入油锅内炸成金黄色,沥去余油,淋入麻油,装盘即成。
  适宜人群:适用于腰膝冷痛、四肢酸软、小便频数,因肺肾虚而致咳嗽者,是小儿健脑益智之佳品。消瘦之人常食能使体态丰满健美。
  常食核桃对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及老年人的抗衰老都大有裨益。祖国医学认为,其作用温肾补精、益气养血。可用来治疗肾虚不孕、气血不足、产后乳少等。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碘、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的多种物质,其中磷质对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与猪腰合用,补肾作用更强,具有补肺肾、定虚喘的功效。
  滋补原则
  在严寒的冬季里,若能适当地吃些冷饭、凉菜和喝些凉开水,不但对身体无害反而会有益。有研究证实,喝凉开水对人体好处极大,若能经常饮用凉开水,有预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之效。科学研究表明,一天中定时喝杯凉开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保健法。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凉开水,能使肝脏解毒力和肾脏排洗能力增强,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肌梗死。
  冬天人们喜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而又活动少,易发胖。吃些凉菜,可迫使身体自我取暖。这会消耗一些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目的,确保健康。
  人体肺腑火盛无论冬夏均可产生,而冬天“上火”的现象似乎还更多。冬天外界气候虽冷,但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少,反而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时散发,再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所以很容易导致胃肺火盛。但冷饮只能起到带走体内一部分热量的作用,治表不治根,所以可以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萝卜、莲子、松花蛋等。
  节令养生小贴士
  谨防情感失调症
  调查发现,有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在医学上称之为冬季情感失调症,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
  专家认为,防治冬季情感失调症可以从三个方面调理:
  加强营养:寒冷环境中,体内氧化过程加强,肌体需要高热量,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既影响人体抗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所以,冬季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豆类、乳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
  进行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延长光照:冬季光照时间较短,是产生抑郁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松果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影响到人的情绪,而光照抑制此激素分泌。因此,延长光照可防止和减轻冬季情感失调症,也有益健康。
  节令美食――橄榄
  我国绝大多数水果都在夏秋季节收获,橄榄是少数几种在冬季成熟上市的。尽管是在隆冬,其果色仍然是青绿色的,故俗称“青果”,有的也叫“白榄”。橄榄是常绿乔木,属橄榄科,春夏开花,核果均为纺锤形。
  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原因就在于其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可供食用的高档橄榄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
  民间有“外行人吃橄榄,嚼一口吐出外”的俗语,是因鲜橄榄初入口味酸涩,但细经品嚼,却会转苦涩为清甜,且满口生津,堪称别具风味。
  鲜橄榄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也极高:每百克可食部分中,光含维生素C就有22毫克,又富含其他营养素,仅次于枣、柑橘、荔枝等水果。
  橄榄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橄榄性味甘、酸、平,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化刺除鲠之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有“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疼”等功效。因此在中医学上用为清肺利咽药,主治咽喉肿痛。冬季气候干燥,嚼食鲜橄榄可以润喉、清热、止渴、生津,好处多多。
  青橄榄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十倍,梨、桃的五倍。其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冬春季节,每日嚼食2-3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经常食用,对骨骼的发育大有益处。
  节令养生运动――滑冰
  很多人认为,滑冰是从外国传来的“洋玩意儿”。事实上,早在八九百年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滑冰运动。不过,那时不叫滑冰,而称之为“冰嬉”。“冰嬉”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以及冰上杂技等多种项目。
  《宋史》记载:皇帝“幸后苑,观冰嬉”。这项“冰嬉”运动延续了几个朝代经久不衰,到了清朝已经成了民间普遍的文体娱乐活动。滑冰是冬季最为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既能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各功能,又能增强肌体代谢能力,产生热量,抵御寒冷,有益于调节情绪,恢复疲劳。
  滑冰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柔韧性,同时还可增强人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它还能够有效地锻炼下肢力量,十分适合开车族,还有很好的减肥效果。对于青少年来说,滑冰有助于孩子的小脑发育。穿上冰刀在冰面上尽情奔驰,不仅放松心情,更获得融入自然的乐趣。
  滑冰时,由于气温低,速度快,故极易发生冻伤。因此,滑冰时应注意几点。要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发热,各关节活动开。握住脚趾前后左右摇动,用手搓热耳、鼻、手背等裸露部位,然后再上冰。鞋袜要合适,衣帽要保暖。鞋袜过于紧小影响血液循环,使末梢血液受阻,易发生冻伤。上冰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易使一些部位冻麻,失去知觉,以致发生严重冻伤而未觉察。一旦发生冻伤,要妥善处理。不要用火烘烤或热敷冻伤部位。若脚与鞋袜冻在一起,不要用力拉拽,以免伤了皮肤。冻伤严重时应请医生治疗。
  妙方巧治本季常见病――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症状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一般较平时高。由于气温的下降,血管就会收缩,而里面的血液并没有减少,此时血管壁所受的压力就要大一些。这就是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要高的原因。另外,冬天由于寒冷,人们会多吃一些来御寒,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而户外活动减少,特别是北方人,口比较重,吃的东西过咸,都可造成血压的升高。
  以下偏方对高血压病情有益,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金橘豆腐带鱼方
  [原料]金橘60克,豆腐500克,鲜带鱼300克,精盐2克,酱油10克,葱10克,姜末15克,胡椒粉2克,味精l克,植物油100克。
  [制法]将金橘洗净,豆腐切小块,带鱼去头、内脏,切成长3厘米的条。锅烧热入油,煎炸带鱼,待带鱼呈金黄色时,滤出多余油,只留30克油做底油,带鱼另放置盘中。此时将酱油、葱、姜末入锅加水500毫升,水沸后放入豆腐、金橘、精盐,炖30分钟后取出金橘,加入带鱼、胡椒粉、味精,再煮至汤将尽时起锅。
  [用法]食用。
  [主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脂、脂肪肝。
  莲子银耳山楂方
  [原料]莲子100克,银耳100克,鲜山楂50克,白糖30克,柏子仁少许。
  [制法]将莲子放入沸水中加1克食碱搅洗去皮,再以清水漂洗莲子至碱味尽去,捞出后将莲子入开水中烫一分钟。银耳温水浸泡,涨发后洗净切成瓣。莲子放入碗中,柏子仁洗净,山楂洗净去核。锅内加清水1000毫升,水沸后入柏子仁煎煮十分钟,再入莲子,再煎煮十分钟,入银耳,再煮三分钟,再入山楂、白糖,两分钟后起锅,装汤碗,即成。
  [用法]一日一剂,食之,饮汤。
  [主治]高血压、神经衰弱、心烦失眠多梦、年老体弱、冠心病。
  海蜇皮炒猪瘦肉方
  [原料]海蜇皮500克,猪瘦肉150克,葱30克,香菜茎50克,酱油10克,料酒10克,精盐5克,味精1克,生姜10克,精制大豆油25克。
  [制法]将海蜇皮洗净,去沙土及杂质,切丝入净水浸泡,一个小时一换水,至无咸味时捞起沥干水。猪瘦肉洗净去杂切丝。葱、姜切丝,香菜切段。锅烧热入油,油八成热时入葱、姜煸炒,入猪瘦肉再煸炒几下,入酱油、料酒、精盐,加水50克,炒猪瘦肉入味熟透,入海蜇皮翻炒两分钟,入味精、香菜,再炒一分钟,即成。
  [用法]食用。
  [主治]高血压、便秘、关节肿痛。

推荐访问:立冬 节气 二十四 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