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领导力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基于国外校长领导力实证研究五大理论模型分析

 校长领导力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的? ——基于国外校长领导力实证研究五大理论模型的分析 How Does Principal Leadership Influence Student Achievement?:Analysis Based on the Five Theoretical Models of the Foreign Principal"s Leadership Empirical Research 作

 者:

 李华/程晋宽

 作者简介:

 李华,程晋宽,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李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程晋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20 年第 20204 期 第 71-89 页

 内容提要:

 校长领导力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的?为什么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于这些问题,国外关于校长领导力与学生成绩关系的大量实证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五个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理论模型:校长领导力三元理论模型、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校长领导行为涟漪效应模型、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力模型和成功校长领导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与关系,对于校长如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具有实践的指导价值。其中学校发展的政策背景、校长的专业培训、学生的家庭背景、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等都会对校长领导力产生影响,而校长领导力与这些变量的相互作用又会对学校条件、教室条件以及教师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学生成绩。

 How does principal leadership affect student achievement? Why is a good principal a good school? For these questions,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rincipal has formed five influential and persuasive theoretical models,which have practical guiding value for the princip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how to improve student achievement.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Triangle theory model.The school atmosphere mediation effect model.The principal should create a positive school at mosphere through "empowering and empowering teachers and enhancing teacher leadership".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behavioral effect model points out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has a hierarchical and additive effect,which can produc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through the "direct influence and superposition effect" on school conditions,regional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and teacher quality,influences.The learning-centered headmaster leadership model requires the principal to become a leader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proposes five ways in which the principal influences student achievement.The successful principal leadership model is based on th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of successful principal behavior,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ncipal"s leadership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with many variables.According to the five models of principal leadership,the policy background of the school development,the professiona

 期刊名称:

 《中小学学校管理》 复印期号:

 202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校长领导力/学生成绩/影响方式/国外实证研究/理论模型分析/principal leadership/student achievement/influence path/empirical research/theoretical model analysis

 标题注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创新发展视野下美国高中多样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YJA880013)。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20)04-0071-19

 通过国内外关于校长领导力与学生成绩关系的相关循证研究发现,以下五种校长领导力实证研究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及其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各国依据学生成绩对校长进行问责和评价的理论依据。

 一、校长领导力三元理论模型:校长通过教学领导力、转型领导力和道德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

 厄本恩(Gerald C.Ubben)等人认为,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创造一种以学生高效学习、教职工高效工作、有创新精神为特征的学校氛围”[1]的能力,突出表现为校长“领导学生学习、领导教师教学、领导学校变革”三个方面的能力。实证研究的证据也表明,校长的教学领导力(instructional leadership)、转型领导力(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和道德领导力(moral leadership)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2]这三种校长领导力是三位一体的,它们是一种三元关系,这三种对校长领导力的不同理论解释,对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和途径做出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

  (一)校长教学领导力是校长提升学生成绩的核心领导能力

 社会对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关注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关注,教学领导力也成为教育领导理论研究的中心话语。研究发现,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在保障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上是校长的核心领导能力。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实现学校的高效率,就需要校长成为领导教学的专家。学校效能研究以及学校改进的理论与实践都一致认为,校长要从学校经营者的角色转向学校教学领导者的角色,应该以领导教学为主要职责和任务,校长要成为教学领导的专家,以教学领导提升学校的质量和学生的成绩。[3]斯莱文(Robert Slavin)主持开展的“成功学校”(Success for All)的循证研究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关注。“成功学校”的循证研究已经证实,成功学校的校长都是关注教学和学习的,都具有较强的教学领导力。由此得出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一结论。[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有效学校”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校长教学领导力对于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有效学校的校长都是教学领导者,他们知道有效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去评价教学的有效性,怎样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5]虽然成功学校和有效学校的循证研究并没有得出校长教学领导力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具体方式,但是这两项研究均表明,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是学校有效、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学生成绩的重要力量。

 校长“教学领导力”是校长或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规划学校教学愿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协调课程实施诸要素,引领课堂教学变革,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能力。[6]正确理解校长“教学领导”的内涵对于研究校长教学领导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至关重要。首先,校长的教学领导是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或指导,既

 要求校长必须是教学能手,具有较高的讲课、说课水平,又要求校长在教师学科教学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指导和提示。其次,校长的教学领导又不是单指在学科教学场所或场域中的领导,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更多地体现为在课堂教学场域之外,为促进学校的教学活动而开展的为了教学、服务于教学的领导行为及其相关领导事务。因此,从本质上看,校长的教学领导具有“领导教学”和“为了教学而领导”双重属性。“领导教学”是指对教学有关事务的领导,既包括领导与教学“直接有关”的各类事务,也包括领导与教学“间接相关”的事务;而“为了教学而领导”不仅包括领导者的教学领导行为,也包括为了促进教学所进行的“各种领导过程”与采用的“各种领导方法。[7]

 一般认为,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方式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教学指导和影响教师的教学来完成的。但事实上,在特定的学校办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情境下,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也会对学生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校长不仅可以通过营造积极的学校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统帅学校教学方向,达到提升学生成绩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发布学校成绩的状况,与教师和学生就学生的重大考试结果进行交谈和指导,探讨学生考试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考试结果与他们学习之间的关系,这种双向的交谈和沟通,会对学生的学科成绩产生直接、正向、显著的影响。[8]而且这种影响又不仅局限于对特定学科的影响,而是可以广泛影响学生多学科的成绩。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数据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对学生的数学、科学和阅读素养都表现出正向的影响。[9]

 总之,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可以广泛影响学生多学科的成绩,影响方式呈现出学校情景依赖性,并表现为以间接影响为主的特点。好学校与差学校的根本区别在校

 长的教学领导力上能够得到明显的体现。一方面,教学领导力强的校长,其学校学生的总体成绩优于校长教学领导力弱的学校;另一方面,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作用范围和作用群体的差异也会影响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作用的实际效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校长教学领导力对学生成绩影响的情景依赖性。就作用范围而言,实证研究表明,“当校长以相同频率的教学领导行为针对单个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时,会直接地对该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10]从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作用群体来看,当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作用对象是劣势学生群体时,包括学生成绩基础差、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对学生期望低的群体,所产生的正向影响比对一般学生群体和优势群体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教学领导力水平高的校长可以通过影响教师的“师德”和教师的“专业自治”这两个变量对劣势学生群体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11]

 (二)校长转型领导力是校长影响学生成绩的组织变革能力

 校长的转型领导力是学校变革的关键力量和动力,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转型领导的方式,推动学校的变革和转型发展,单独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另一种是通过教学领导的方式,着力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型,以推动教学改革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当转型领导力单独作用于学生的成绩时,转型领导是交易型领导的扩展,但它超越了领导与下属之间简单的利益交换,可以通过学校制度的变革和观念的提升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预期成绩的感知。[12]

 校长的转型领导力由“理想化影响、精神激励、智能激发和个别化关怀”四部分组成。其中,“理想化影响”是校长表现出对重要问题的信念,以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使命感带动师生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校长表

 现出较高的道德和伦理行为,与师生员工共担风险,把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从而形成校长非凡的个人魅力,使师生员工愿意忠诚地追随和模仿。“精神激励”的核心是校长为师生创建雄心勃勃、富有挑战的共同目标,并告诉师生员工这一目标是可实现的。按照基于共同目标的人类动机理论,这种类型的目标是最吸引人的。“智能激发”的主要特征是校长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激励师生员工去变革和创新,包括校长公开检查每件事情,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相同的问题,校长不断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师生的积极反应也进一步激发校长观念的变革,从而克服了过于政治化和科层化的组织弊端。“个别化关怀”意味着校长会特别关注每个人的成功和成长需求,通过积极有效的倾听,发现师生的高层次潜能,帮助他们开发潜能并使他们为自己的发展负责。个别化关怀的校长特征会通过校长对教职员工需求的关怀和诊断影响学生成绩。当校长所做的决定符合师生员工的需求时,校长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力就会增大。[13]而且校长的这种关怀也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将校长的榜样作用内化进学校文化和工作环境中,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14]

 校长的转型领导力可以通过“理想化影响、精神激励、智能激发和个别化关怀”等方式对学生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但转型领导力单独作用于学生的成绩时,其影响学生成绩的效率远不如教学领导力高。研究发现,当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和转型领导力单独起作用时,教学领导力的影响效果是转型领导力的 3~4 倍。[15]但是当转型领导与教学领导相结合时,转型领导通过教学领导的方式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其影响的效率就会显著提高。[16]这是因为转型领导力是教学领导力产生的促进条件和动力机制。

  总之,通过“理想化影响、精神激励、智能激发和个别化关怀”四种方式,校长的转型领导力可以显著提高教师的集体效能和学生的普遍参与,以学校的整体教学变革或转型来提高学生的成绩,或者通过转型领导增强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提高学生成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型领导的学校情境中,校长的个别化关怀并不是指校长对教职员工生活的关怀,这种关怀更多地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体谅、理解和支持上,校长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业提供组织支持和精神激励来对学生的成绩产生影响。[17]

 (三)校长道德领导力是校长影响学生成绩的道德精神魅力

 传统的理性主义领导和管理范式没有关注到校长道德领导的价值,美国学者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在反思传统的理性主义领导和管理范式基础上提出,“校长的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应该取代身份权威和行政权威而处于基础地位,其中由道德权威生成的道德领导力应当居于中心位置”,因为道德领导力是最持久、深刻和触动人心的领导力因素。[18]

 校长道德领导力是校长影响学生成绩的道德精神魅力,是校长办学管校的道德践行力。校长的道德领导力在学校实践中具有多种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主要有影响组织文化、塑造领导替身、影响教师工作投入、制定学校规范和政策等多种方式。道德领导在实践中的运转离不开“领导之心、领导之脑和领导之手”三者的相互作用。领导之心是校长个人的价值观和信仰,有助于形成校长的个人愿景;领导之脑是校长个人对世界如何运作的心智图景,它会影响校长对学校所发生的事件的看法和处理方式;领导之手是校长的决定、行动和行为。心脑结合是校长领导行为发生的基础,校长领导行为的表现又会反作用于心脑,从而改变校长的价值观。校

 长道德领导力会通过“心、脑、手”的相互作用影响学校组织文化进而影响学生成绩。

 校长道德领导的基础是校长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这些价值观等会通过与道德领导有关的组织仪式和符号不断被强化,从而影响学校文化,[19]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氛围和学习成绩。除此之外,校长的道德领导力还可以通过建立学校道德规范、道德政策以及指导教师的道德实践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20]校长的道德领导力也可以通过道德培训的强化作用影响学生成绩,研究显示有道德培训的公立小学校长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1]

 校长的道德领导力还可以通过形成领导替身的方式影响学生成绩。领导替身的形成与校长道德领导的价值本位属性有关,它假定情感和价值契约是比物质奖励更为有效的激励方式,真正的学校道德领导是构建各种领导替身而不是用权力凌驾他人。[22]领导替身的建立也离不开赋权的手段和校长在教师及其他员工之间建立的威信,两者都对形成学校道德共同体和学校共享的盟约有所助益。具体而言,通过赋权手段,校长把领导权力分配给教师及其他成员,从而使教师群体对领导者个体的关注转向对“共同体规范、专业理想、充溢的工作状态和团队精神”四个方面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校长以自己的专业和道德魅力在教师及其他成员间建立了威信,因此,当校长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合进共同体时,校长和教师及其他成员之间便形成了道德领导共同体,校长个人的价值观成为共同体所共享的价值观,从而使共同体内其他成员也自觉地践行校长的价值观,成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便由此形成,道德领导的替身也由此形成。当教师成为道德领导的替身时,教师的专业理想和充溢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学生成绩。与此同时,校

 长的替身领导和反思实践观还可以通过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23]

 总之,校长的道德领导力体现在通过自身的道德精神魅力和“心、脑、手”的相互作用,将个人价值观融合进学校道德共同体,形成校长道德精神的替身领导和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进而影响学校组织文化、学校氛围和学生成绩。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是影响学生成绩的精神文化软实力,可以通过多种内隐和外显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影响学生成绩。

 基于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影响的三元理论解释,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是校长提升学生成绩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广泛影响学生多学科的成绩,但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情境依赖性。校长的转型领导力可以通过理想化影响、精神激励、智能激发、个别化关怀等特征影响学生成绩,也可以通过与教学领导相结合,推动学校整体的综合变革,以学校的变革与转型发展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校长的道德领导力可以通过影响组织文化、塑造领导替身、影响教师工作投入、制定学校道德规范和政策等多种方式和领导魅力影响学生成绩。它们是并行不悖、相互关联的,其关系的基本结构体现为“以教学为核心、以变革为动力、以道德为引领”,这就要求校长要以领导教学为第一要务,以组织变革和治理机制的建设为学校质量提升的动力,以崇高的道德精神魅力引领学校的发展。

 二、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校长领导力重在营造积极的学校氛围

 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有两个基本假设:(1)积极的学校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最强有力的学校水平因素;(2)校长主要是通过营造积极的学校学习氛围影响学生成绩。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校长所发起的各种学校变革行

 动,如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标准化改革以及家长参与的改革,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促成积极学校氛围的影响程度。在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中,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方式如图 1 所示。

 图 1 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

 资料来源:Elaine Allensworth and Holly Hart.How Do Principals Influence Student Achievement?[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Consortium on School Research,2018:1。

 图 1 表明,校长营造积极学校氛围的方式是一种“校长授权下的教师领导”,主要包括以下中介效应: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我效能与集体归属、教师领导力、教师工作满意度、教师评价方式、学校文化氛围。[24]有效的校长知道如何“赋权增能”,将领导权力合理地分配给教师,从而建立起基于学校共同目标的卓越教师领导。这样一种领导思想与分布式领导理论相一致,“学校组织复杂而且任务繁多,单个人没有能力发挥所有的领导功能”,把一部分领导权力分配给教师,这样“分布式学校领导就比单个领导者懂得多、做得多”,[25]因此,将校长的领导权力和职责分配一部分给教师,可以将校长从繁重和复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绩更为重要的战略领导上,从而显著提高领导和管理的效率。而且,这种卓越的教师领导也有助于教师之间合作解决问题,实行集体共享的管理,教师个体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实现学校共同目标的贡献。与此同时,教师团体的会议时间也是服务于预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共同监管学生的进步或者是制定针对学生学习的支持计划。[26]校长在其中所扮演的

 角色是支持教师团体,确保解决问题的决策在全校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和使用。基于此,校长则能够带动和维持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目标的关注,协调学校团队内部和外部的工作,使员工集体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从而形成团队合力。这样一种领导管理方式在显著提高学校组织效率的同时,也营造了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积极学校氛围。

 在积极的学校氛围中,教职员工对学生学习会有高期待,而且这种期待是清晰、明确和稳定的。例如,教师希望学生是具有较高创造力的,那么,这一期待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含糊不清。而且这种高期待和积极的学校氛围也会推动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高效学习,进而产生学生成绩进步的结果。因为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教师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会被用来开展课程相关的活动以及使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有效教学的问题设计要能够使学生围绕强有力的观点进行持续的论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帮助,使学生可以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27]教师的这些有效课堂管理技能、将学生特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按学生不同学习进度实施教学的行为,都与学生成绩紧密相关。[28]

 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学校氛围是学生成绩提升的关键,特别是对提升薄弱学校的成绩具有显著的统计效果,能够起到学校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效果,即使是对于那些有着良好、安全学校氛围的高成就、优质学校来说,学校氛围的提升也会促进优质学校学生成绩的增值。

 三、校长领导行为涟漪效应模型: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具有叠加的影响

 涟漪效应模型是由美国研究中心(简称 AIR)校长研究专家克利福德(Matthew A.Clifford)提出的。该研究模型的理论假设认为,校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有直接影

 响和间接影响两种,两种影响共同决定校长的领导效能。[29]涟漪效应指的是校长领导力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层次性和叠加性,校长领导行为的质量会对其直接作用的变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校长直接作用的变量又会影响其他变量,从而将校长领导行为质量的影响力以直接影响和间接叠加影响的方式层层传递下去,如同石子打在水中所激起的层层涟漪。

 在校长领导行为涟漪效应模型中,校长领导行为或领导力处在影响学校质量的中心位置,校长的领导力越强大,所形成的涟漪会越大;反之,所形成的涟漪就越小。校长领导行为涟漪效应模型告诉我们,由于校长职位的领导特性,校长的领导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学校条件”和“教师质量”这两大变量,并可以通过三者的相互关联叠加涟漪效应,间接影响教学质量,进而间接影响学生成绩,而学生成绩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社区环境和学校条件,从而对校长行为产生影响。

 总之,校长领导行为涟漪效应模型能够反映出校长领导力影响的层次性、渗透性和叠加性,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校长领导行为的质量和力量对教师质量、教学质量、学生成绩所产生的层层叠加影响力及其相互关系,并将地区和社区环境与学校条件这两个变量作为中介变量,与教师质量相互关联,形成校长领导行为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最终形成对学生成绩的共同作用和影响路径。

 四、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力模型: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增效的途径

 (一)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模型构架

 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模型是在美国学校问责制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实证研究的证据表明,在学校水平的影响因素中,校长领导力是仅次于教师教学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30],校长越是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学习这项核心任务上,

 他们对学生成绩产生的影响越大。[31]基于此,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逐渐认识到学校领导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把学生的学习作为学校领导的核心指向。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显示,校长的专业知识储备、校长的理念和价值观、校长的教学指导能力分别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为 0.32、0.25、0.24。因此,校长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关注教学与学习,成为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增效的途径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模型已经证实,校长在以下五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领导,有助于极大提高学生成绩。(1)校长注重塑造所有学生都成功的愿景。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指出,为所有学生设定较高的学习标准和严格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校长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所有学生怀有高期待已被证明是缩小成绩差距和提高全体学生成绩的关键。(2)校长注重创建教育友好的氛围。教育友好的氛围不仅是指建设安全、有序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而且要打破学校的围墙,友好地把家长和社区成员邀请进来,共同参与教育。(3)校长强调以共享领导激发他人的领导力。愿意共享自己领导力的校长,可以获得学校和社区的更多集体智慧和知识。(4)校长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5)校长注重促进学校改进。促进学校改进的效果主要体现为学生成绩的改进上,有效的校长可以通过人员的调动与工作的匹配,对学校改进具有消极影响的员工进行合理的流动。校长也可以尽可能多地走进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以便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教学反馈和教学支持。创造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成绩提升的激励机制也是校长学校改进的一种重要方式。[32]

 总之,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模型构建了校长领导力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的五个基本途径,对于校长如何在学校层面上提高学生成绩,发挥校长的领导作用具

 有可操作性。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校长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突出“愿景、氛围、共享、提升、改进”五大路径。但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模型并没有深入到各个变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的层面,没有涵盖到校长自身背景、社会背景以及学校生源情况等对校长领导力所产生的影响。

 五、成功校长领导模型:成功校长注重设定方向、发展人、重新设计组织

 成功校长领导模型是在对成功领导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实证定量研究模型,利思伍德(Kenneth Leithwood)等人通过综合提取所有循证支持的成功领导者的领导力变量,结合在不同领导力模型中普遍存在的校长核心领导行为或领导实践,有效地把校长的领导行为与学生的成绩联系了起来,成为能够有效证实和解释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的程度以及影响方式的最佳循证模型之一。

 成功校长领导模型的实证研究已经证实,校长成功领导的基础是:设定方向、发展人、重新设计组织,[33]如果校长没有这三项核心领导行为或领导力,学生成绩的提升就不会发生。

 虽然成功校长的领导实践都存在以上三个共性的特征,但学校发展的一些背景因素,诸如学校组织背景、学生群体的构成和政策环境等,还是会对成功校长的领导行为产生影响。就学校组织的背景而言,校长来自城市还是郊区,学校层次是小学还是中学,以及学校或地区规模的大小等,都会对校长的成功领导产生显著影响。例如,相比较郊区学校而言,美国城市市区内的成功学校校长更加需要采取自上而下的领导。小地方的校长或小规模学校的校长可以直接参与教学,给教师提供示范,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大地方的校长或大规模学校的校长,其影响教师的方式则多是间接的,通过按计划实施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来实现。学校中学生群体

 的构成也会影响成功领导的行为方式,因为校长领导需要适应多样化学生群体的需要,例如,来自经济地位劣势家庭的学生,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学生等。实证研究显示,劣势学生在较小学校规模(200~300 人)和班级规模(15~20 人)中可以学到更多,而且在教师使用丰富的、有意义的课程内容,并采用异质性的学生分组时,学生学习效果更好。这就要求校长根据学校背景情况作出符合学校规模条件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改进策略。

 六、打开“黑箱”:破解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秘密

 “校长领导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的?”这一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黑箱”,与教育领导理论的分散性、多元性和情境依赖性是有关联的。因为单一的领导理论往往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不同情境下的所有的教育领导问题,这就凸显了多元领导理论并存的必要性,每一种领导理论和研究模型都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于校长领导行为的理解。本研究所分析的校长领导力五大理论模型在解释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问题上既有共识,又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综合分析五大理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打开黑箱,破解“校长领导力是如何影响学生成绩”的秘密。

 (一)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的共识及意义

 首先,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均强调,校长对教师和教学的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原因。比如,校长领导力三元理论模型证实教学领导力是校长影响学生成绩的最强有力的方式;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力模型将改进教学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涟漪效应模型也强调校长领导力是通过对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影响,逐渐形成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的。

  其次,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均认为,教师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核心路径。校长领导力的三元理论模型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力模型均提到校长要共享领导力给教师,因为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是通过形成替身领导的方式影响学生成绩的,而在学校组织中教师往往是最主要的替身领导,因此,校长领导力主要是通过教师领导力在学生成绩提升中发挥作用的。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也指出,校长营造积极的学校氛围主要是通过卓越的教师领导力来实现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教师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核心路径的结论。

 最后,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均支持,营造积极的学校氛围是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虽然积极的学校氛围在部分模型中的提法不同,如成功校长领导模型和涟漪效应模型中将“积极学校氛围”包含在“学校条件”内,但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均证实校长所营造的积极的学校氛围能够对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产生不容忽视的贡献。

 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的这些共识表明,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式主要有这样三种:(1)校长在理念上对教师和教学的重视;(2)校长在行动上的赋权,给教师以领导教学的权利,利用教师领导力来调动教师群体对教学的主动性、自发性和积极性,进而形成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3)校长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营造积极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学校氛围。

 (二)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的差异及分析

 首先,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的根本分歧和比较直观的差异在于,“是什么直接影响了学生成绩?”,对此各个模型之间具有争议。涟漪效应模型认为是“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成绩,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认为是“积极的学校氛

 围”直接影响了学生成绩,而成功校长领导模型则认为是“学生的家庭背景、教室条件和学校条件”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学习为中心的领导模型和校长领导力三元理论模型则更加强调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没有明确指出是哪个因素直接对学生成绩产生了影响。

 产生上述分歧和差异的原因,与各个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是在不同的研究目的的指导下形成的有关。涟漪效应模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校长的工作成果进行分类,为上级领导部门评价校长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这一目的决定了涟漪效应模型重点关注的是校长领导力能够产生哪些可测量的成果(如学生成绩、教师质量、教学质量等),而对学生成绩有直接影响的学校氛围则因其测量的可操作性低,不被包含在校长绩效评价的指标范围内,所以,并没有在该模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校长领导力模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取有效校长的“核心素养”,即挖掘有效校长在实践中有哪些共同的表现,因此,从它的研究目的上可以看出它并不特别的强调是校长的哪个具体行为对学生成绩产生了影响,学生学习之所以成为该理论模型的中心,是因为研究发现有效校长在实践中都是以学习为中心的领导者。成功校长领导模型是通过全面的循证研究文献的元分析来构建校长领导影响学生学习的路径图,在这一研究目的的指导下,成功校长领导模型整合进大量的研究变量,其中背景变量与主变量(校长领导)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变量间的路径关系和相互影响关系是该模型的突出特点,这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多为量化研究密不可分,从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上看,该模型在回答“是什么直接影响了学生成绩”这一问题上,其实已经全面综合与覆盖了以上几个模型的观点和变量关系,如这里的“学校条件”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就已经包含了积极的学校氛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而“教室条件”

 则包含了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因此,这里的差异和分歧其实质是因研究目的的不同而产生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总体而言,上述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均能证明“教师教学”和“积极的学校氛围”能够对学生成绩产生直接影响,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通过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教师教学和积极的学校氛围而形成的。

 其次,校长领导力理论模型的分歧和差异还表现在“校长领导力是动态生成的还是静态不变的?”。在学校氛围中介效应模型和以学习为中心的领导力模型中,校长领导力是作为一个静态不变的“常量”来考察的,其背后的基本假设是校长领导力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影响学校氛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因此,这样的理论模型所涉及的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方式就是单向的,即不论其中间路径或中介变量是怎样,都是一种“校长对学生”的线性影响方式。而在成功校长领导模型、涟漪校长模型中,校长领导力都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变量”,校长领导力是在与地区政策、地区和社区环境、师生员工、利益相关者、学校条件、学生成绩等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建构的,这两个理论模型背后的基本假设是,校长领导力是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形成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校长领导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方式简化表示为:“A 校长 学生”,A 代表的是对校长领导有影响的所有因素或变量。

 产生这种分歧与差异的原因在于各个理论模型背后所坚持的领导哲学观的不同,最为典型的是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领导哲学观。持行为主义观点的领导哲学,倾向于从领导者(校长)的角度去定义校长领导行为以及校长领导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因此,这样的一种领导哲学常常是一种“控制的哲学”,所形成的理论也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控制理论。而持有建构主义领导哲学观的研究者则倾向于把领导

 行为看作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建构的结果。基于此,建构主义领导哲学观能够更多地关注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以及领导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相互关系对于校长领导力和学生成绩产生的影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某些理论中校长领导力是静态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单向的,而在另外一些理论模型中校长领导力是动态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双向的。

 整体而言,校长领导力五大理论模型因其研究目的和所持有的领导哲学观的不同,在解释校长领导影响学生成绩的问题上既存在一些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领导哲学观的差异。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大多只是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综合分析后仍然能够产生一致性的结论,而那些根本性的差异则能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校长领导力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提供有益的补充。

 总之,国外校长领导力实证研究五大模型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领导力。校长领导力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中校长的教学领导力、转型领导力和道德领导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非常显著且各具特点,而且校长领导影响学生成绩的方式和程度具有叠加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成绩具有放大性,这也更加证明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命题的合理性。校长领导力的有效发挥可以大幅度增加学生学业成绩,校长领导力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作用。校长可以通过自身不断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指导能力对学生的成绩产生积极的涟漪效应。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校长办学管校的核心任务,是校长领导力的根本体现,也是判断校长领导是否得力的重要评判依据。

 原文参考文献:

  [1]杰拉尔德·C.厄本恩,拉里·W.休斯,辛西娅·J.诺里斯.校长论:有效学校的创新型领导[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10.  [2]Klinginsmith,E.N..The Relative Impact of Principal Managerial,Instructional,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on Student Achievement in Missouri Middle Level Schools[D].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2009:8-19.  [3]Glasman,N.S..Three Evaluation-related Behaviors of the School Principal[J].Educational Evaluation & Policy Analysis,1986,8(3):227-236.  [4]Bossert,S.T.,Others,A..The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Role of the Principal[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82,18(3):34-64.  [5]Thomas,C.,Vornberg,J..Evaluating Principals:New Requirements,Directions for the "90s[J].Nassp Bulletin,1991,75(539):59-64.  [6]徐新民.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内涵及提升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5):16-17.  [7]张新平,赵越.重思教学领导[J].教育发展研究,2018,(18):37-42.  [8] rlestig,H.,Day,C.,Johansson,O..A Decade of Research on School Principals[M].Sweden: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2016:295.  [9]黄亮,赵德成.校长领导力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教师教学投入与学校自主权的调节作用[J].教育科学,2017,(3):35-41.  [10]May,H.,Supovitz,J.A..The Scope of Principal Efforts to Improve Instruction[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11,47(2):332-352.  [11]Tan,C.Y..Examining School Leadership Eff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The Role of Contextual 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016,48(1):21-45.  [12][25]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83-387,388.  [13]林天伦.校长影响力生成与提升策略探析——基于教师对校长影响方式期待倾向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4):62-67.

  [14]Day,C.,Gu,Q.,Sammons,P..The Impact of Leadership on Student Outcomes:How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 Use Transformational an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o Make a Difference[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16,52(2):702-703.  [15][31]Robinson,V.M.J.,Lloyd,C.A.,Rowe,K.J..The Impact of Leadership on Student Outcomes: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Leadership Types[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8,44(5):635-674.  [16]Marks,H.M.,Printy,S.M..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Performance:An Integration of Transformational and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the Journal of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 Equitable Organizations,2015,39(3):370-397.  [17]Louis,K.S.,Murphy,J.,& Smylie,M..Caring Leadership in Schools:Findings from Exploratory Analyses[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16,10(2):7-20.  [18]崔振成.道德领导力:中小学校长学校治理卓越化的原初动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31-36.  [19]托尼·布什.如何管理你的学校[M].许可,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53.  [20]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1.  [21]楚红丽,方晓乐.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J].教育学报,2017,(6):60-68.  [22]Hallinger,P.,Heck,R.H..Reassessing the Principal"s Role in School Effectiveness:A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1980-1995[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6,32(1):5-44.  [23]Christopher,H..A Relationship among Public School Leadership,Ethics,And Student Achievement[J].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2009,69(1):41-97.  [24][26]Allensworth,E.,Hart,H..How do Principals Influence Studentachievement?[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Consortium on School Research,2018:1,2.  [27][28]Brophy,J..Teacher Influences on Student Achieve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6,41(10):1069-1077.  [29]Clifford,M.A.,Behrstock-Sherratt,E.,Fetters,J..The Ripple Effect:A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Principal Influence to Infor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esign[R].Washington,DC:American Institute for Research,2012:7.  [30]Leithwood,K.,Levin,B..Understanding how Leadership Influences Student Learning[M]//Baker,E.,McGaw,B.,Peterson,P.(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2010:45-50.  [32]Spiro,J.D..Effective Principals in Action[J].Phi Delta Kappan,2013,94(8):27-31.

推荐访问:领导力 校长 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