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AngleII1类深覆牙合非拔牙矫治前后颅面硬软组织变化的头影测量|拔牙20天了牙洞还很深

  [摘要]目的:采用Ni-Ti摇椅弓结合Forsus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AngleII1类深覆牙合患者,比较分析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及特征。方法: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挑选22例治疗结束的AngleII1类覆牙合II°以上年龄在10.5~13岁的深覆牙合的病例,将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后SNA角减小、SNB角增大,下颌骨体和升支长度增加、颌凸角的减小;上下切牙夹角减小、覆牙合变浅;Z角、鼻唇角明显增加,上唇突距、下唇突距、软组织面角明显减小。结论:磨牙伸长的同时有下颌升支的代偿性生长;在生长期引导垂直向生长可有效地改善深覆牙合畸形。
  [关键词]AngleII1错牙合;深覆牙合;功能矫治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9-1274-03
  
  Cephalometrics of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on AngleII1 deep overbite in children
  ZHANG Jun1,2,ZHOU Hong1,ZOU Min1
  (1.Stomotological colleg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4,Shaanxi,China;2. Stomotologicaldepartment of Shaanxi People"s Hospital )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structural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aniofacial Cephalometric Morphological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of Children"s AngleII1 Deep Overbite Malocclusion.Methods22 patients with II° deep overbite AngleII1 malocclusion selected from orthodontic clinic in department of stomotolog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ere measured with lateral cecephalometrics. Resul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uch as the SNA, ANB, NA-PA, U1-L1, Overbite, TUL-E and TLL-E decreased and the SNB,Go-Gn,Cd-Go,S-Go,Ar-Go,ANS-Me,ANS-Me/N-Me, Z angle and Cm-Sn-Ls and FH-N"Pg" increased.ConclusionThe Cd-Go compensatory growth when the molar extrude. It would lower the degree of Deep overbite malocclusion that induced the vertical growth during the period of growth.
  Key words: AngleII1 malocclusion;deep overbite;functional orthopedic
  
  AngleII1类深覆牙合是临床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此类患者常表现为短凸面型。深覆牙合对口颌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危害严重,通常被认为是引起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咬合干扰和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问题的常见病因。对于深覆牙合的形成机制,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Neilsen[1]认为前、后面高增长差异而引起的下颌骨旋转是形成深覆牙合的重要因素;对于AngleII1类深覆牙合的形成机制较为公认的观点是由上下颌骨的垂直向不调同时伴有前后向不调所致。正畸医师通常较易解决颌骨与颅骨的前后向关系不调,而对有垂直向不调的情况较难控制。AngleII1类儿童深覆牙合因其内在的骨骼发育特征,使其矫治效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明确儿童期AngleII1类深覆牙合正畸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特点,对于该类错牙合病例治疗时机的选择、正畸方法的设计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实验以13岁以下恒牙牙合AngleII1类II°以上深覆牙合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治疗前后的颅面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儿童AngleII1类深覆牙合矫治的特点和机理,以期为正畸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治疗方法均为排齐上下牙弓、采用Ni-Ti摇椅弓打开咬合后安装Forsus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在2003~2007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选择了22名诊断为AngleII1类且覆牙合在IIo以上年龄在13岁以下的恒牙牙合个体、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均采用的非拔牙治疗手段。
  1.2测试方法:每一位研究个体均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科拍摄治疗前后正中牙合位的X线头影测量定位侧位片,分别将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扫描入电脑,然后用WINCEPH7.0软件进行定点测量和比较分析。当X线片上左右影像不完全重合时,取左右影像的平均中点。每位患者的X线片均测量两次,间隔一个月,取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所有定点工作由研究者中的一人完成。
  1.3统计分析:用SPSS12.0软件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分别对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两组间在治疗前后改变存在的差异。
  
  2结果
  
  由模型分析和临床检查可见,治疗后切牙覆盖、覆牙合正常,建立了稳定的磨牙尖窝咬合关系,面突度得到明显改善。结合专业和临床,选取Tweed、Downs、Wylie 、Steiner等临床常用分析方法中的测量项目作为主要分析指标。测量项目有SNA角(°)、SNB角(°)、ANB角(°)、颌突角NA-PA (°)、下颌平面角GoGn-SN(°)、下颌体长度Go-Gn(mm)、下颌升支长度Cd-Go(mm)、前下面高ANS-Me(mm)、前面高N-Me(mm)、前下面高比ANS-Me/N-Me、后前面高比S-Go/N-Me、后前面下高比Ar-Go/ANS-Me、 上下切牙角U1-L1(°)、U1-NA角(°)、L1-NB角(°)、L1-MP角(°)、U1-PP距(mm)、U6-PP距(mm)、L1-MP距(mm)、L6-MP距(mm)、覆牙合Overbite Z-Angle(°)、鼻唇角Cm-Sn-Ls(°)、FH-N" Pg"角 (°)、上唇突距TUL-E线(mm)、下唇突距TLL-E线(mm)、上唇厚度TUL-Ls(mm)、下唇厚度TLL-Li(mm)等共计28项。
  2.1治疗后颅面部硬组织的改变见表1。
  
  2.2 治疗后牙齿改变见表2。
  
  2.3治疗后软组织改变见表3。
  
  
  3讨论
  
  曹军[2]研究认为AngleII1类错牙合患者存在着明显的上、下颌后部牙槽高度不足,上颌前牙伸长、下颌后缩及下颌的逆时针旋转生长倾向,因此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解决此类问题多数以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和上下颌后部齿槽突的增高为主,同时还需限制上颌骨的向前下生长。本研究病例针对AngleⅡ1类深覆牙合的特点采用了采用Ni-Ti摇椅弓和Forsus固定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
  3.1AngleII1类深覆牙合硬组织矫治前后的比较:由前述骨性测量结果可知,前面下高比和下面高均呈现出增加的特征,说明AngleII1深覆牙合经治疗后偏小的下面高可以明显改善。对于下面高较小的患者而言,这种趋势是有利的。但对于下面高较大的患者,则应当在治疗中采取措施控制下面高的增加[3]。本研究治疗后后前面高比和后前面下高比均无明显改变,下颌平面角也无明显改变,这一现象应对矫治后覆牙合的稳定有利。矫治前后SNA减小1.34°,而SNB增大1.03°,ANB平均减小2.37°,颌突角减小2.67°,上下颌矢状向不协调关系得到改善。国内外正常发育研究表明,SNA随着生长发育,应是基本稳定或略有增加的,而本研究样本在2年左右的治疗期内,SNA角明显减小,应视为正畸治疗的结果,除说明正畸治疗对上颌骨发育有一定抑制、对下颌骨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外,还可能与本实验病例处于生长发育期有关。矫治后下颌骨体和升支长度增加,下颌骨体和下颌升支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41mm和2.15mm,后面高增加3.72mm,这些变化导致的下颌骨前上旋转趋势可能对打开咬合不利,但对于安氏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面型改善非常有利。必要时应控制下颌骨的前上旋转。Buschang[4]对6~15岁未经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深覆牙合的下颌骨生长速度较低,下颌骨生长以男性0.4mm/年,女性0.2mm/年的速率进行。本实验病例平均经过两年左右的矫治,这一现象应解释为采用了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措施的缘故。颌凸角的减小可以认为是下颌骨的生长致B点前移和上颌骨发育受限A点相对后移的结果,提示早期功能矫治是改善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手段。
  3.2 AngleII1类深覆牙合治疗前后在牙齿方面表现的差异:表2结果显示治疗后上下颌磨牙明显升高、上下颌切牙压低、覆牙合改善;上前牙明显内收、下前牙适度唇倾的钟摆效应使得上下切牙夹角减小,AngleII1类错牙合患者较大的覆盖减小。
  治疗后出现的上下颌磨牙升高,这一趋势对儿童AngleII1类面下1/3较小的患者打开咬合改善面型非常有利,而且由于下颌升支代偿性的生长并未出现下颌平面角增大的现象。但对面下1/3较大或失去生长发育潜力的成人患者来说,可能不使用磨牙伸长的治疗方法更为妥当。下颌磨牙平均伸长量较上颌磨牙为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对此类深覆牙合治疗时多采用Ⅱ类颌间牵引的缘故。这一数据与李小彤等[5]的研究结果近似。
  3.3 AngleII1深覆牙合正畸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由表3结果可治疗后Z角、鼻唇角明显增加,上唇突距有显著性减小,下唇突距也有明显减小,软组织面角的增加也有显著性。但上下唇厚度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有学者研究表明颅面部软硬组织之间是有联系的,正畸治疗通过移动牙齿及有限度的基骨发育抑制,间接的对软组织侧貌产生影响。U1-PP角平均减小9.27°,导致上唇突距明显减小,鼻唇角和Z角的增大,使得多数伴有过突面型的AngleII1类深覆牙合患者的侧貌得以明显改善,上唇变化显著。Kasaik[6]认为在正畸矫治中,软硬组织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软组织侧貌变化不能直接单纯地反映骨组织的变化。软硬组织指标改变值紧密相关,但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软组织侧貌特征不仅受错牙合类型、骨骼改建、正畸牙移动的影响,还受其本身形态、组织张力、功能因素、性别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由头影测量结果可以看出,正畸治疗对颌骨的发育有一定影响。因此,应提倡早期正畸,对改善颌骨的发育非常有利[2]。对于成人患者来说,正畸治疗可以使覆牙合变浅,软组织侧貌得以改善,但基骨不会有明显变化, 这些改变只是一种掩饰性治疗的结果。对于严重的矢状向不调的患者仍需采用手术才能使颌骨畸形得到改善[7-8]。AngleII1类错牙合包含了矢状向、垂直向和横向三维骨骼及牙弓关系的不协调,治疗上解决矢状向和宽度方向的不协调较易,解决垂直方向的不调较为困难。由于垂直向生长是颅面生长中生长量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向量,在生长期引导垂直向生长可最有效地改善深覆牙合畸形[8-9]。掌握儿童AngleII1类深覆牙合的矫治特点,有助于对患者的骨骼发育进行早期干预或阻断性治疗。
  
  [参考文献]
  [1]Nielsen IL.Veritical malocclusion:etiology development diagnosis and some aspects of treatment[J].Angle Orthod,1991,61:247.
  [2]曹 军,段银钟,林 珠.AngleII1错牙合骨性特点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2002,18(6):532-535.
  [3]王宝红,周 洪,邹 敏.平面导板在深覆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7,15(6):829-832.
  [4]Buschang PH,Tanguay R,Denirjian A,et al.Mathematical models of Longitudinal mandibular growth for children with and untreated Class II,division 1 Malocclusion[J].Eur J Orthod, 1988,10:227-234.
  [5]李小彤,张 丁,傅民魁.安氏II2非拔牙矫治前后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J].口腔正畸学,1999,6(4):161-164.
  [6]Kasaik.Soft tissue adaptability to hard tissues in facial profile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98,113(8):674-684.
  [7]林 珠,段银钟,丁 寅.口腔正畸治疗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52.
  [8]赵美英,罗颂椒,陈扬熙.牙颌面畸形功能矫形[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0.
  [9]周 洪,邹 敏.生物机械力学在正畸学中的应用[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8.
  
  [收稿日期]2007-06-20[修回日期]2007-08-10
  编辑/何志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矫治 软组织 拔牙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