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修改版重点分析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1科学技术基础:①天文学,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②地质学,赖尔的地质“渐变论”;③物理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④化学,维勒人工合成尿素;⑤生物学,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必考)1.2:哲学基础:主要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其中尤以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影响最大。1.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造和贡献: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功能2.1:性质:①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科学;②自然辩证法是从具体科学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③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2.2:内容: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②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③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2.3:作用: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是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论基础,自然辩证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的主要思想渊源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义自然观。1.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古代自然科学哲学家们以古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的思想渊源。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直观性、思辨性和臆测性、自发性和不彻底性。1.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近代自然科学哲学家们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其基本特征是机械性、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1.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4.1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1.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批判性。1.4.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①天文学,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②地质学,赖尔的地质“渐变论”;③物理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④化学,维勒人工合成尿素;⑤生物学,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必考)1.4.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①实现了自然观史上的革命性变革;②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③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④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⑤成为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2.1:系统自然观2.1.1:系统: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谓之为“系统”。①任何一个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2.1.2:自然系统的三大辩证关系①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自然系统决定和支配要素;自然系统与要素相统一;自然系统与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②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单值对应关系);功能对结构具有反作用。③系统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自然系统的环境指的是与系统及其要素虽然存在着相互联系但却不属于该系统的其他要素)。①环境对系统的作用;②系统对环境的作用;③系统与系统的作用——主要有并存、互依、竞争等关系。2.1.3: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①整体性——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②开放性——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实中的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③动态性——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④层次性——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2.1.4:自然系统的基本类型①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可以分为孤立、封闭、开放系统。②从人与自然参与程度分析,可以分为天然、人工、复合系统。③从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析,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④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分析,可以分为平衡态、近平衡态、远离平衡态系统。⑤以人们对系统的认知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黑、白、灰系统。2.1.5:自然系统的层次结构

 层次:指的是系统之间(或一个系统与其环境间)经相互作用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层次结构的主要特点:①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即高层次包含低层次,低层次从属于高层次,低层次的变化会影响高层次;②同一层次之间存在着相干性的关系。自然界的基本层次:①非生命世界——宇观,宏观、微观层次;②生命世界——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1.6系统演化观①演化的方向——可逆与不可逆,进化与退化。

  进化与退化是对立统一的: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②演化的动力——吸引和排斥(非生命世界),平衡和非平衡(生命世界)。③演化的方式——渐变和突变。④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的或者自主的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自组织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①开放性或非平衡约束;②非线性相互作用,③涨落。2.2:人工自然观2.2.1:人工自然观的主要观点: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创造的系统自然界,具有目的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等特征;②人工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皆来源于天然自然界,它们三者通过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不断的演化着;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创建生态型人工自然界;④人工自然界通过“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等机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2.2.2:人工自然观的基本特征:①主体性,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②能动性,凸显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③价值性,强调了人对自然界的价值诉求。2.2.3:人工自然观的利人效能(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①“合真”的增益作用,是指人工自然对人类力量和地位的强化;②“向善”的消费功能,是指人工自然渗透到人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存质量和消费水平;③“达美”的直观效应,是指人工自然通过提高主体以至全人类的审美趣味而推动人类的发展。2.2.4:异化和扬弃。人工自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在遵循某些规律的同时,违背了其他的规律,不符合“善”的价值,从而变成了“异化物”,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杀人武器。人工自然的“异化”状态是要被扬弃的状态,只要人们从整体上考虑并做到人工自然的和真性,再引入“善”的价值原则加以导向,就能够达到扬弃的目的。2.2.5:人工自然观的作用:①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②实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③有助于实现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的统一。2.3:生态自然观2.3.1:生态自然观的三大规律:闭路循环规律、反馈调控规律、系统和谐规律。闭路循环规律:生态循环过程: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物理环境开始,经过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又回到了物理环境中,完成了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高能有机物,最终又还原为简单无机物的生态循环过程。生态循环过程的两个子过程:①绿色植物、光合真菌、化能合成细菌等生产者利用外部输入的能量合成含能有机物的过程,它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②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消费者和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力的产物构建自身的过程,它是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物质流和能量流: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物质流是能量流的载体,能量流是物质流的动力。主体性偏差及其纠正:①原因——认识上的不足;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人类只知道索取和掠夺,而完全不理会生产阈值的许可与否。②纠正——加强生态恢复;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尊重自然界的进化、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

 反馈调控规律:调控就是指生态系统在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和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作用。①反馈调节的层次性——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异种生物之间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②反馈调节的目的性——人的目的性、动物和植物的目的性、无极自然界的目的性。③反馈调控的复杂性。对人类的启示:说明了生物内在价值存在的合理性;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系统和谐规律:①恰当的要素比例;②稳定的层次结构;③和美的外在形式;④绵延的生机活力;⑤精致的系统耦合。三大规律之间的关系:闭路循环规律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运动过程,反馈调节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生态和谐规律显现了生态系统的本然性态。三大规律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2.3.2: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①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点,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性和非平衡性的统一。②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③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化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2.3.3:生态自然观的主要特征①全球性:它是以生态视角,代表全人类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②批判性:它从生态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③和谐性: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2.3.4:生态自然观的作用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②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2.3.5:人与自然的和谐①包含三个方面: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和谐;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②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②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条件:确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掌握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③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④调整社会关系。

 2.4:三大自然观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必考)①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了人与自然界的、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依据,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②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为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③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站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1.1: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1.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①对科学技术的理解;②科学的分类;③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⑤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⑦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⑧技术异化;⑨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2.1: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2.1.1: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生产力。①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②感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③科学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是一般生产力;④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⑤科学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成为控制人的力量。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理解需把握以下几点:①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于自然界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任务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②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其特征。③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1.2: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①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②工艺学本质上揭示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③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①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一是技术成果。②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2.1.3: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及区别科学与技术的区别:①目的和任务不同;②活动过程不同;③结果和评价不同;④研究方法不同;⑤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不同;⑥发展过程不同。科学与技术的联系:①科学与技术都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活动;②科学与技术都与社会的物质生产紧密相连;③科学与技术在历史与现实之中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的联系。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①科学技术化;②技术科学化;③科学技术一体化。2.2:科学与技术的体系结构2.2.1:科学的分类(不考)2.2.2:技术的分类(不考)2.2.3:现代科学技术的分类原则①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②分化与综合相统一的原则。2.2.4:现代科学技术的立体网络结构现代科学技术可以被划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这三大门类要素,这些要素经过各层次、各学科间的联系和过渡而结成了一种分层式、立体式、网络式、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3.1:科学发展的模式3.1.1: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这种模式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证伪理论,推翻理论的过程,它不依赖于观察基础上的归纳,而是通过问题——假说——否认——新问题的四段论模式发展的。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四段论为:P1→TT→EE→P2。科学从问题(P1)开始,经过试探性理论(TT),又经过批判性检验、排除错误(EE),进而提出新的问题(P2)。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推动科学不断前进。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表明:①科学始于问题并终于问题;②科学探索中要大胆猜测,反对狭隘的经验论;③科学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力系统,是一个不断证伪理论,不断推翻理论的过程。3.1.2:库恩的历史主义发展模式库恩既反对归纳主义的静态的科学发展观,认为它没有看到科学发展史中的革命和质变;也不同意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认为它抹煞了实际存在的常规科学的长期积累。库恩的历史主义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常规科学……。在这一模式中,库恩用“范式”来说明科学的发展。范式大致可以范围三大类:①元范式,如一组信念;②社会学范式,如公认的科学成就;③人造范式,如教科书或经典著作。3.1.3:马克思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①科学发展呈现两种趋势;②科学发展是渐进的过程;③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1.5:科学发展的模式①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②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③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3.2:技术发展的模式3.2.1:技术自主论该理论认为技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在的或自我扩展力量。技术自主性的三个层次:①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则;②技术对社会的全面渗透,或者说整个社会的技术化;③技术对人的全面影响,特别是对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埃吕尔和温纳。3.2.2:社会建构论该理论认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比克和平齐。3.2.3:技术自主论和社会建构论的局限性技术自主论和社会建构论都看到了技术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动力,忽视或低估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存在片面性。3.2.4:马克思关于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的分析①技术需求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②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③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3.2.5:技术发展的模式①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②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③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一: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辩证思维的具体形式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1.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的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升华。1.2: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演绎是从对事物概括的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认识方法。演绎推理的结论具有必然性。最典型的就是“三段论”。1.3:从抽象到具体抽象就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具体包括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从抽象到具体就是把抽象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内容的过程。两次飞跃:感性具体——思维抽象——理性具体。二: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2.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收敛思维特性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志在取得结果。发散思维特性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特性,与收敛思维特性相对。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收敛思维特性与发散思维特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具有互补性,不可偏颇。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在发散中注意收敛。2.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包括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其中,类比推理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很大。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思维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和顿悟。其中的直觉和顿悟在创造成果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三:科学技术研究的系统思维方法(不考)四: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4.1: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研目的,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二者的区别:科学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科学实验则是在人为控制与变革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4.2:观察中渗透着理论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观察是中性的,理论依赖观察,而观察不受理论的制约。而库恩等人则认为观察中渗透着理论。在实际的科研过程中,“观察渗透着理论”的观点具有较多的合理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科学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②观察的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语言记载了来自客体的信息,但科学语言总是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在一起的;③理论在观察中起着“定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的接受外部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的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

 4.3: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机遇的定义: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意外事件把握机会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之为机遇。机遇的特点:意外性 和 偶发性。机遇的分类:完全意外和部分意外。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①机遇给研究提供了先导,启发人们追寻机遇背后隐藏的自然界的新信号,导致做出科学发现;②机遇能为技术发明提供线索,导致在技术上做出重大发现;③机遇能为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启发人们深入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促进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识别和捕捉机遇的条件:①要从认识论高度提高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要提高及时发现、识别和捕捉机遇的认识能力,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判断力,必要的知识储备。五:绿色设计方法(必考)5.2:绿色设计的本质绿色设计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生态思维,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进行最优化的一种一种设计方法。它既满足了人的需要,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绿色设计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和质量等。它既着眼于人的当前需求,又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产品的绿色设计是一门可持续的工程技术。5.2: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区别首先,传统设计是了绿色设计的基础。①设计理念不同,绿色设计主张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传统设计以产品能否实现经济价值作为评价设计成败的标志;②产品设计要求不同,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应有的环境属性,然后考虑产品应有的基本属性;③产品设计内容不同,绿色设计考虑产品从设计到报废后的回收以及再利用过程,传统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④产品设计方法不同,传统设计“为制造而设计”,绿色设计“为环境而设计”;⑤所获效益不同,绿色设计在节能、降耗、增效等方面得到成倍的效益。由此可见,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绿色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构思阶段,就要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再生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等要求列为设计目标,并保证生产过程能够顺利实施。5.3:绿色设计的“3R”本质①减量(reduce):包括两层意思,省料和节能。其本体论基础是异构同功原理。②重复利用(reuse):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使用。其前提是可拆卸性。其本体论基础是自然系统层次结合度的递减趋势。③循环(recycle):合理开发二次能源,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回收利用。其基础是垃圾分类,其本体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原理。5.3:绿色设计的原则①代内公平原则;②代际公平原则;③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原则;④局部利益服从全球利益原则。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1.1:科学技术引发经济转型①引起技术创新模式的改变;②促进生产力要素的变革;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作用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作用于生产力的结构性要素,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地区结构;作用于生产力的运筹性要素,主要就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改变经济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2:科学技术推进社会变迁①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②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③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②推动社会变革;③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1.3: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技术异化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对于劳动表现出异己的、敌对的统治力量。正确理解技术异化理论:马克思并不认为技术本身是罪恶之源,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因此,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既不是技术决定论的,也不是社会决定论的。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2.1: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及内涵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从创建科学学会进而组成特殊的小社会开始逐渐形成壮大的。技术的社会建制与工程教育、工程师社会角色的确立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技术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社会体制、活动机制、行为规范等要素。2.2: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①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实体性组织和实体间组织(即非实体性组织)。科学技术的实体性组织主要包括社团组织、教育机构和研究组织。科学技术的实体间组织主要有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最重要的两种表现形式是“无形学院”和“科学学派”。技术共同体的典型形式是“创新者网络”。②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③科学技术的组织机制2.3: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主要就是莫顿的五条标准:①普遍主义:科学内容和科学评价标准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②公有主义:强调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③无私利性:要求科学家不应以科学活动谋取私利;④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⑤独创性:要求科学家只有发现了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做出了前人未曾做出的成果,其工作才会被认为对科学发展具有实质的意义。2.4技术共同体的伦理规范一切为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尊重环境,友善地对待环境和其他生命;诚实公平;维护和增强职业的荣誉、正直和尊严等。2.5: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运行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全面深刻的评价,进行正确的公共决策,注意发挥科技的正面功能,抑制其负面效应,使科技真正成为造福于人类的利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必考)一:创新型国家建设1.1: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1.2:创新型国家的特征①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高;②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较高;③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④自主创新能力较强。1.3:自主创新的内涵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1.4:自主创新的类型自主创新主要包括四大类,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协同创新。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协同创新:是指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本,聚集创新要素,构建协同创新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1.5: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1.6: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是: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集成创新为主体,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途径,注重协同创新。1.7: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①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是保障;②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是关键;③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根本;④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基础。

推荐访问:自然辩证法材料分析 辩证法 修改版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