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加索立体主义探索

  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探索

 学号:2009107010714

 班级:油画0904班

  姓名:张欢欢

 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探索

 搞要:在艺术这条长河中,倾注了无数艺术家的心血。他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一生的风格多变,他的女人也难以形容,他的作品与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从不满足于现状,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对于作品,他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他就是毕加索。

 毕加索令人最欣赏的一点是他对艺术那种狂热的追求,而令我想去深入了解这个人的是他创作的立体主义。因此,本文就以毕加索的生平简要介绍和立体主义艺术的发展和特点的描述为前奏,通过重点分析毕加索对立体主义艺术的探索,从其立体主义作品中分析其创造思维和艺术特点,从而深刻地理解一个艺术家天才怎样创造并发展一种艺术风格。

 关键词: 毕加索 立体主义

 1.毕加索

 帕布洛·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他以现代人的精神需要为尺度,立足于立体主义创造的价值,成为塞尚的继承者和超越者。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立体派画家自己便曾声称:“谁理解塞尚谁就理解立体主义”(哈德史·奥斯本《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和技巧》,,1978年,第87页)。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1904—1906年“粉红色时期”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1906年作家兼收藏家《斯坦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时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亚维农少女》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而,整个时期仍有受塞尚影响的痕迹。

 1910——1914年分析立体主义

 毕加索大部分的艺术家朋友都由蒙马特迁到蒙帕纳塞,他亦随他们迁居。其时的立体主义体验达到巅峰。毕加索创作《费尔南德头像》·比斯这样评论他:“作品由素描建构,色与调弱化到最起码的灰色与浅暗橘黄色;形体是几何图形化与综合而成的,造成迹近压抑其可辨认身份的效果,闯出桎梏,最终与形体剥离。”仿如从一面棱镜的焦点去看一个单一影象的多元角度。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然而毕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他与布拉克制作出第一批拼贴画。

  1914年综合立体主义

 1914年,战争使立体主义画家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但画家们对立体主义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进入综合立体主义时期,此时在画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于装饰性。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何者是的问题。“立体印象派”创作变得更加自由。纵观他的所有作品,他并未把自己局限于立体主义,而是继续从各方面探索。立体主义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世纪的雕塑和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1932年 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格尔尼卡》1959年 创作仿《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像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格尔尼卡》1937年

 毕加索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风云激变的20世纪,战火连绵不断,专制和残暴在特定时期成为社会的流行病。1937年4 月26 日,西班牙马斯克省的格尔尼卡被德军战机轰炸三个半小时。

 毕加索得知后义愤填膺。内心激荡不已,同年便完成了《格尔尼卡》。

 这幅面积达25.58 平方米的艺术巨制,并在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展馆内展出 他的行动践行了他那句名言:我永远是“为我的时代而画。”

 《格尔尼卡》在创作之际,他运用了与伟大前辈迥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混合着的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富于表现性的方式,可以说现代主义那些最主要的倾向都交织在《格尔尼卡》中。《格尔尼卡》 的巨大画面由黑白灰三色构成,单调而压抑,就绘图手法而言也不过是精确的构图和色彩的大量平涂,画面零散 破裂而混乱,缺乏以往历史题材绘画的统一性和明晰性 。毕加索有意回避了戈雅力求真实具体的倾向,以求获得更充分的自由来开拓这场血腥屠杀中蕴含的更具体普遍性的意义。他选择具有象征和寓意的形象,创造性的加以组合,构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力量的悲剧景观。出现在画面上的人,马,牛,等形象,经过分析,组成一种破粹,混乱,骚动,狂暴,的整体效果,它是残杀的现实和画家的感受的综合体现。那些乱七八糟的残肢断体,那些四处飞迸的形象碎片,全由生硬纷杂的不舒服线条刻意勾勒而成,他们配合着死亡和地狱般冰冷的黑白灰三色,把作品的视觉震撼力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是不了解每一形象和细节的含义,也能凭这种艺术效果深切的感受到毕加索对战争和残杀的态度,以及他要人们领会的精神。或许画面本身来感染观众的特点,是一切最伟大绘画的本质特征。从《格尔尼卡》的创作中,我们能体会到毕加索说的“绘画并非用于装饰房间,它是反抗暴行和黑暗的武器”绝非空话。摆脱了具体事实缠绕的格尔尼卡成为了对世上一切暴行的永恒抗议,将始终留存在人间。

 5.总结毕加索

 毕加索的成就是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对艺术有着报负之心者学习的,他也曾说过:“我不怕死,死亡是一种美。我所怕的是久病不能工作,那是时间的浪费。”是的,毕加索的一生确实没有浪费时间。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必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推荐访问: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 毕加索 探索 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