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学―中医文化的一支奇葩] 一支奇葩

  ◇ 古代对络脉的研究未成系统 ◆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如果把流传几千年的中医药学比作是一座气势恢宏的殿宇的话,经络学说就是支撑起这座殿宇的脊梁,它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络指的是经脉与络脉,它是古人从水利学中借用过来的概念,经脉就像是奔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营养全身的气血,络脉则是从江河分流而出的纵横交错的支流沟渠,使奔流在经脉中的气血扩散渗灌,濡养人体的五脏六腑。“经”是纵行于人体的主干,“络”是网络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细小分支,全身无处不在,形成了遍布全身的立体网络结构,维持着生命活动的运行和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络脉对于人体健康是如此重要,但历史上由于受到科技条件的制约,始终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直到今天,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人们才渐渐发现,络脉病变广泛存在于多种疑难病和外感重症中,如冠心病、脑梗死等。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也意识到,系统研究络病理论对于提高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廿余载研究络病学形成体系 ◆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河北医科大学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教授刚刚研究生毕业不久,在河北省中医院从事心血管病的研究工作,在门诊他遇见这样一位患者,持续的心绞痛得不到缓解,心肌缺血得不到改善,这使他联想到了自己研究的络病理论,冠心病心绞痛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这不就是络病理论的“络脉绌急”吗?传统的搜风解痉通络药如蝉衣、全蝎等在中医典籍里用来治疗面部肌肉的痉挛抽搐,被中医认为是“风动”的疾病,效果也非常好,它们可不可以用来治疗血管的痉挛进而治疗心绞痛呢?他试着把全蝎、蝉衣这类搜风解痉通络药加入了中药处方,奇迹出现了,仅服三剂,病人的心绞痛消失了,再服20余剂,心电图也恢复正常。络病理论在临床上的闪光,启发了他科研的思路。经过几年的探索,他在实验医学中阐明了络病理论的深刻内涵,但这只是在局部研究,局限在冠心病,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他开始了对络病理论更广泛深入的研究,那就是把络病理论引申到整个人体血管病变的研究。
  二十几年如一日,吴以岭教授在中医浩瀚的海洋里苦苦寻觅,在古人有关络病散在的论述里探索创新一个系统理论。他发现,“络脉”承载着为经脉“运行气血”的重要生理功能。他把经脉系统按照运行气血的不同分为“经气环流系统”和“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经气环流系统”的末端网络分支叫“气络”,“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的末端网络叫“脉络”。气络运行经气,主要的功能是抵御外来毒邪侵袭,调节控制人体多种功能,传达多种生理病理信息,这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调节功能极为相似;而“脉络”运行血液,主要的功能是供血供氧,渗灌营养,促进废物代谢,这与现代医学的血管系统的功能高度相关。气络与脉络成为研究络病的两大重要学科分支,这两大分支的深入研究可以解决许多现代医学上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于提高现代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水平,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通过不断的努力与研究,吴以岭教授首先创立了络病研究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而为络病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是从时空与功能的统一性来论述络脉系统,指出络脉与经脉空间结构与运行时速的差异性,并从络脉与经脉的时空差异性切入,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进而总结络病病机特点,阐述络病八大病机变化,归纳络病主要临床表现,创立络病辨证八要,提出“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按功能规范通络药物,同时提出络病的证候及五脏络病辨证治法,这一系列研究初步建立了“络病证治”,在中医发展史上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4年由吴以岭教授主持,中医专家、中西医结合专家、西医专家共同参与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他们还以课题为主要内容编写出版了首部系统阐述络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专著《络病学》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络病学》,《络病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了新世纪大学生、研究生的课堂。吴以岭教授还发起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建立了国内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络病实验室。
  发展到今天,络病学已形成了专门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形成了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生物学等多学科专家群体,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和刊物并研制出一系列被社会认可的科研成果,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独立临床学科的条件。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了解到络病学的内容与意义,并一起加入到络病学研究的洪流中来,这必将为络病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 络病学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现代疾病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逐渐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病理机制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慢性心衰、各种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预后、脑梗塞后遗症,抑制恶性肿瘤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疗效。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的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的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学说的重大临床价值。
  随着络病学说研究的深入以及在临床各科的广泛运用,在指导临床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优势也日益彰显出来,对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临床上运用络病理论治疗诸如运动神经元病、格利―巴利综合征、脊髓空洞症、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疑难病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良好疗效,给患者解决了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责编:赵继才 zhaojicai@126.com

推荐访问:一支 奇葩 病学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