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思想政治(统编版)】世界物质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世界的物质性 教科书 书名:思想政治必修 4《哲学与文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年 12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坚定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统一性原理阐释自然和社会现象。

 通过完成课前任务单关于阅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的《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理解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观点,树立劳动光荣的正确价值观。同时,理解劳动和社会交往对意识产生的重要作用。

 通过比较人脑与动物脑在质和量上的区别,理解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

 通过“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吗?”的相关资料的学习和讨论,认同“人的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的观点,从而在学习、实践中注重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主动思考、创新思维。同时,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向更高水平发展,反过来推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人类智慧向更高水平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将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阅读马克思、列宁及鲁迅的名言,理解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教学重点:

 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学难点:

 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分钟 导入环节 (教师引言)

 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发射火星探测器,拟对火星实行“绕”“落”“巡”探测任务,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也是我们走向深空探测的新起点。

 “天问一号”,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写的一首长诗。诗中写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写了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面对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表达了对真理执著的追求。那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其发展有没有一般规律可循?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7 分钟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教师引导)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活的地球早在 46 亿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但长期没有生物,没有人类,因而也就没有人的意识,只是到了距今大约 300 万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人类。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

 不仅是地球,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的。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列宁说,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

 (学生)阅读与思考:

 《尚书》提出‚五行说‛,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作为‚天所以命万物‛‚的根本。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永恒的活火。

 (教师提出问题)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会把水、火、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古代哲学家由于受时代所限,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只能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对万事万物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从而把水、火、原子等具体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本原。

 (学生)阅读与思考: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教师提出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呢?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应当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通过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师生共同抽象、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的是物质的客观性,这样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强调了物质的可知性,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这里的客观实在,指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它独

 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1分钟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探究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固不具有物质性”。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阐释理由。

 (教师引导)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学生)阅读: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变为地栖。地栖的生活方式对古猿的协同行动、群体规模、组织程度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

 (学生)思考: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 学生探究)有的同学可能做了课前任务单,阅读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明确了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他们的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为地栖。他们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劳动。他们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劳动改变了他们的生理结构;在劳动中他们要交流,要协同行动,形成语言和意识,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在劳动中,在语言交流和协同劳动中,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恩格斯说,手的使用和语言思维的产生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正是由于劳动,人才得以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教师引导)因此,同学们要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共创共享劳动成果。

 从人类社会的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教师引导)在人类社会产生前,自然界就存在着。人类的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意识的产生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学生)思考:为什么没有劳动和社会交往,再复杂的动物心理也不能自发地发展为人的意识? (学生通过任务单探究)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因此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发展的产物。

 (学生)思考: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是否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教师引导)动物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在大脑中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统一反映,这就是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例如猎狗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帮助猎人拦截猎物,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来躲避猎人的追捕,海豚可以担当人类水中作业的助手。这只能称为动物的心理,不是人类的意识。人类的意识不仅有感性形式:感觉、知觉、表象,而且有理性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人具有抽象思维。人类可以对客观存在的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整合、表达等等。人脑不仅在质上,而且在量上都与其他高等动物的大脑有明显的区别,现代科学证实,人脑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仅大脑皮层就有 140 亿个神经细胞,现代人脑的重量约为 1500 克,大致相当于人的体重的 1/50。黑猩猩的脑重量不足 400 克,大致相当于它体重的一百五十分之一,大猩猩的脑重量约 540 克,大致相当于其体重的五百分之一。

 人类大脑皮层和其他动物大脑皮层的区别是人类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动物没有语言中枢,因此动物只能对各种具体的刺激做出反应。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动物脑在机能上不可能达到人类的水平。

 (学生)完成 探究任务单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2016 年 3 月 9-15 日,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在与世界围棋冠军的比赛中获得了胜利。机器人索菲娅(Sophia)不仅可以模仿人的一举一动和面部表情,甚至拥有灵敏的反应能力,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对话交流。

 (学生探究主题)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吗?请同学们进行讨论,完成任务单。

 (学生)阅读与思考。

 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大话”“描神画鬼”等都不是凭空创造的?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教师引导)天才们描出的神、画出的鬼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原型。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思想,甚至荒诞无稽的思想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例如神鬼观念,例如有的人故意编造毫无根据的谎言,实际上都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反映

 了编造者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他们也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又包活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无论是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都是客观的。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面对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实际经验以及生理素质的差异,对事物的反映也各不相同。但是,个体意识的差异性也是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因此,意识虽然具有个体差异性,但形成差异性的原因是客观的。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可能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也可能是对现实歪曲的、虚幻的反映。但是,无论意识的主观色多么浓厚,归根到底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反映。

 总之,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教师提出问题)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 。我们如何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从其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但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先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然后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人脑才能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无论多么复杂、多么抽象,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意识又不同于客观存在本身,它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有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又包活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是经过人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都是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上对意识本质所作的科学规定。只有把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教师总结)综上所述:从意识的产生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从意识的本质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根源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2 分钟 小结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推荐访问:物质性 思想政治 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