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与对策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夏玉姣

中华经典诵读是一种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阅读、记忆、传播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具有启迪意义、理论价值和教化价值的经典作品为依托,充分挖掘和诠释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引导广大青少年更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其内在蕴含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典著作。二是中华经典诵读的开展方式主要包括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旨在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三是中华经典诵读的基础支撑为课程教材、资源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建设,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要以以上三个方面为着力点。四是中华经典诵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中华经典诵读不同于一般阅读,这种活动主要通过眼、口、耳三种器官的联动,实现对经典意蕴和理论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它是全身心的一种活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诵读彰显魅力,积累陶冶性情”是经典诵读的核心内涵,中华经典诵读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滋养着每一个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与内容,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高校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诗词大会等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中华经典诵读缺乏重视、活动形式单一、制度不健全等仍是大部分高校共有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华经典诵读价值与功能的发挥。

(一)认识尚浅重视不足

部分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甚至开设了相关课程,但仍有一部分高校对中华经典诵读的了解不深、重视不足,对中华经典诵读的宣传不到位、开展频率不高,导致学生的受众面较小、普及率较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多高校教师对中华经典诵读的认识也只是浮于表面,对其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认识不深刻,而忽视了中华经典诵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正面的引导,导致大学生的经典意识较为淡薄,在他们看来,中华经典诵读与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而对其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缺乏准确的认知,而难以激发自身学习兴趣。由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的参与率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弱化了中华经典诵读的教育效果。

(二)活动形式单一

多数高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对载体的利用不充分,活动模式也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多以线下比赛、论坛或讲座为主,对新媒体的运用相对缺乏,与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不符,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其日常学习、社会交往、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都离不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新媒体,而且,中华经典诵读线下活动,由于时间的有限性和空间的局限性,导致大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不高,受众面较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诵读兴趣和需求,阻碍了中华文化经典著作功能与价值的充分发挥,而未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制度不健全

一个机构或组织能够成立并长久存在,必然有一套明确的、有约束力的运行协调机制。中华经典诵读要想在高校中长期存在并发挥应有的价值,就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制度进行保障。

无论是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还是相关课程,于高校来说都是较为新颖的,虽然国家层面也颁布了相应的政策,为高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展开做了总体部署,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首先,由于缺乏专业的、完善的培训机制,导致教师队伍整体力量不强、专业功底欠缺,同时,由于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师诵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对中华经典诵读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其次,由于宣传推广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活动宣传不到位,参与者仅限于平时较为关注中华经典诵读相关活动的群体,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激发他们诵读经典的兴趣,使中华经典诵读只能在小范围内发挥作用,影响范围有限。再次,评估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高校不能准确评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发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效果。当前大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估机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导致问题越来越多,而使中华经典诵读的效果逐步减弱。最后,由于大部分高校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导致诸多宏观安排难以落到实处,使得中华经典诵读只能流于形式,成效甚微。

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如何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中华经典诵读教学

1.将中华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不同于其他只需要教师单方面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是教师在讲解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才能发挥价值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一些经典著作进行讲解,同时通过亲身示范、学生齐读或自读、小组比赛、角色读、接力读等形式,增强课堂互动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认识、理解、吸收、认同的诵读效果。

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实践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也是高校开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备受大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学方式。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与校内外各部门合作,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竞赛,邀请知名专家、专业教师进行现场指导与交流,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次抽取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增强其参与感和体验感,将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要充分发挥中华经典诵读的功能与价值,高校就要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静态的经典著作以动态的诵读形式进行学习,让大学生在诵读中走进经典、理解经典。

1.以中国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主题教育为契机举办中华经典诵读竞赛

中国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历来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契机。历年来,高校分别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了经典诵读竞赛,通过选取与节日相关的经典作品进行诵读,让大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经典的深刻内涵与魅力,深化经典著作对大学生及其文化思想的影响。同时,高校也可以在一些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举办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例如,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福建工程学院的几个学院联合举办的“红色经典守初心”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与传统的我教你学的教育方式相比,这种“声”入人心的教育方式让教育更接地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此外,各学院、图书馆、社团等组织还可以以不同主题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强化主题教育效果。例如,杭州大学的“诵读经典庆华诞 以声传情绘初心”经典诵读大赛、电子科技大学的“学子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百年信仰”经典诵读活动,分别以坚守初心、传承信仰为主题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中华经典诵读作为高校践行文化育人理念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开展的程度如何严重影响着高校育人的效果。高校要紧紧围绕经典作品,抓住每一次机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文化育人功能,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游览活动

为丰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形式,改变其在大学生心中单调乏味的刻板印象,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充分发挥经典著作的育人价值与功能,高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游览活动,让大学生在更加生动、更加鲜活的氛围中诵读经典作品。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参观游览与古圣先贤有关的人文景观或红色革命文化遗址,结合经典作品的产生地进行情景诵读,通过与“古人对话”,让大学生切身感受文化经典的魅力,从而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

3.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研讨活动

为了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向深入,高校可以以学院、社团、图书馆或者学术团体为单位开展关于中华经典诵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你阅读过哪些经典著作”“哪些经典作品对你影响较深”“对中华经典诵读了解多少”“中华经典诵读与文化教育”等课题设置,让学生进行分组研究讨论,并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交流。一方面,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讨,学生对经典作品以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并从中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为提升文化自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公布课题研讨结果,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引发全体师生对中华经典诵读的讨论与兴趣,使大家能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中华经典诵读的价值与魅力,继而参与到活动中。

(三)创新中华经典诵读形式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学习方式,新媒体是大学生接收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其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影响不可谓不强烈。因此,高校必须创新中华经典诵读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用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一是可以在过校园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设置“中华经典诵读”专栏并发布相关推文,推文形式可以依据大学生特点做适当创新,例如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或视频等形式展现中华经典,推文内容则可以包括中华经典诵读的价值、内涵、诵读技巧以及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等,通过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让大学生慢慢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魅力,进而参与到学校组织的线上、线下活动中。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开设中华经典诵读网络选修课,并适当提高学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网络选修课的开设,可以让大学生接受系统性、持续性的教育,同时克服了线下课程时间、地点等的局限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的参与度。高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举办“中华经典名篇诵读”“经典诗词大会”等系列网络诵读比赛,每期邀请不同的专家学者、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与点评打分,让大学生对中华经典诵读及其价值有更为清晰、准确的认知,从而激发学习经典、参与诵读的热情和积极性。

2021年,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节目通过AR、环幕投屏等新科技技术,以跨越时空的对话形式营造“故事讲述场”,演绎中华典籍的源远流长,深受青年一代的喜爱。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高校教育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向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推送自身感兴趣的、实际需要的经典作品,与传统的无差别教育相比,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创设古今对话的情景,让大学生如身临其境般的与古圣先贤对话,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思想内涵的理解与认同,从而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四)加强中华经典诵读制度建设

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完善的体系支撑,高校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科学化、持续性开展。

首先,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高校统筹、部门支持、学生参与”的机制,使校内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制定中华经典诵读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改变当前高校中华经典诵读管理难以落到实处的现状,通过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中华经典诵读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同时,在校内建立多部门联合协调机制,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保障中华经典诵读的顺利开展。

其次,建立和完善高校中华经典诵读评价反馈体系。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反馈体系,对高校衡量中华经典诵读的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中华经典诵读能否在高校持续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应有效果。在评价方法上,高校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方式进行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考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言谈举止和思想观念,探究学生的实际收效。在评价内容上,不能以学生学到了多少语句等为考核标准,而应在其文化素养、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评估中华经典诵读对大学生带来的变化。在效果评价及其改进上,通过对中华经典诵读成效的全面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各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付诸实施。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指导、检验,有效推进整改工作落实落细,使中华经典诵读评价反馈机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猜你喜欢 中华大学生活动 “六小”活动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活动随手拍”家庭科学·新健康(2022年3期)2022-05-10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7期)2017-06-21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人生十六七(2016年14期)2016-12-01

推荐访问:诵读 中华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