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习题

 《 电 力 系 统 用 接 地 特 性

  范 异 频 测 量 装 置 技 术 规 范 》

  编制说明

  目 次

  1 编制背景

  接地装置是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设施,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的改善电力装置的地表电位梯度,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障运行人员生命安全。对接地网性能参数的准确测量是判断接地网安全的主要依据,虽然接地装置接地性能检测方法较为成熟,但是很难避免由于土壤环境、测试方法等原因所造成的接地性能错误评价,因此接地测量仪器性能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就十分重要。随着国家对电力能源需求的增加,许多中大型变电站的建成使得接地网的面积不断增大,对接地网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外没有专门的仪器或系统能够对接地测量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专门的检测。对接地测量仪器的检测主要是简单的电压和电流校准测试,仪器输出波形和频率测试只能够判断仪器在无干扰环境下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

  2 编制主要原则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

  3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以电力行业标准《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 475-2017)为基础,针对异频接地特性测量装置进行技术规范和校准测试。

  4 主要工作过程

 2018 年 7 月 18 日,标准立项;

 2019 年 3 月,成立标准起草编写工作组;

 2019 年 4 月,工作组在充分调研相关专业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大纲,确定了编写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完成标准初稿的编制。

 2019 年 4 月 12 日,组织工作组专家召开第一次标准编制启动会,并对标准初稿进行讨论。

 2019 年 5~6 月,编写工作组根据初稿讨论内容整理修改意见共 14 条。

 2019 年 9 月完成标准初稿修改,征求标准修改稿意见,收集并整理意见;

  5 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参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 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按照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技术标准编写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共 7 章,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第 1 章“范围”,主要说明标准制定的目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第 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标准引用的 8 项标准、规程。

 第 3 章“术语和定义”,对本标准适用的主要术语进行了定义。

 第 4 章“使用范围”,主要说明电力系统用接地特性异频测量装置的使用条件范围。

 第 5 章“技术规范”,主要提出电力系统用接地特性异频测量装置的使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和规范。包括外观、设备显示、绝缘强度、测量误差、选频电压表内阻要求、选频电压表精度要求、选频电流表精度要求、跨步电位差测量误差、罗氏线圈分流向量测量功能、分流向量测量的无线传输功能、输出波形和频率要求、输出功率、负荷能力、信号源抗干扰性能、抗地电压干扰性能、分流向量测量的抗干扰性能、跨步电位差测量的抗干扰性能、供电电源的影响共 18 项要求。

 第 6 章“检测方法”,根据“技术规范”对接地特性异频测量装置的外观、通电、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直流泄漏电流、示值误差、辅助电极电阻影响、选频电压表示值误差、选频电流表示值误差、跨步电位差示值误差、罗氏线圈分流向量示值误差、输出波形及频率、负荷能力、信号源抗干扰、抗地电压干扰、罗氏线圈分流向量测量抗干扰、跨步电位差测量抗干扰、供电电压影响共 18 项检测试验内容的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 7 章“检测项目”,规定接地特性异频测量装置的检测实验项目的类型。

 第 8 章“检测周期”,对接地特性异频测量装置的检测周期进行规定。

  6 条文说明

  本标准以电力行业标准《接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地导则》(DL/T 475-2017)中的内容为基础。标准中第 5、6、7、8 章,除了对装置的绝缘和通电显示要求外,针对采用异频测试装置测量接地特性试验中影响测试精度的各类因素,例如选频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单元精度,辅助电极电阻和供电电源影响,工频干扰信号影响,分别提出了技术规范要求和具体的检测试验方法以及相应的检测类型和检测周期。

推荐访问:会计学 习题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