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歧视与文化民生,作为

 传媒歧视与文化民生_作为

 论文导读::传媒歧视的主要表现。文化民生日益受到重视。传媒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场地。论文关键词:传媒歧视,文化民生,作为,知沟理论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民生日益受到重视。传媒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场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这些年出现了诸如“全国首例传媒歧视案:网易被指歧视河南人”等传媒歧视倾向。因此,传媒更加坚持“文化民生”理念,进一步强化媒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无疑应成为当前传媒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传媒歧视的主要表现 传媒歧视是指新闻传媒不平等地对待分布于不同社会地位维度上的人群,歧视弱势群体即处于阶层低端和社会边缘位置的人群。当前我国传媒歧视的主要表现有:

 1、信息歧视。一些媒体在信息供应上歧视大众,一味地关注“优势群体”、“主流人群”、“高薪阶层”、“白领”等中产阶级人士,围绕他们的工作环境和高档的生活设置节目,无视弱势群体和普通大众。这些年面向城市人群的都市报发展迅猛,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至少一至两家都市生活娱乐类的报纸,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只拥有一家全国性的日报。广播电视节目亦然,一些频道多热衷于“有钱且有闲”

 的受众层。号称新媒体的网络似乎也未能做到人们最初所想象的信息均平,网络信息传播不仅在入口处就已经设置了经济文化的多重障碍,而且各网站的定位有着更明显的城市化、年轻化、小资化取向。浙江西湖之声电台定位的听众群为:年龄在 15-45 岁、特别是 18-35岁的,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生代群体。等等这样的例子决不在少数。当前我国传媒是城市传媒而不是农村传媒,是富人传媒而不是穷人传媒作为,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资源歧视。表现为社会传媒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地域不均、行业不均、群体不均、阶层不均、分布不均,媒介结构失衡。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站在内的传媒资源本是一种公共资源,它为全体公民所有并为全体公民服务,在传媒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社会各阶层应享有完全平等的待遇论文发表。然而近几年来,传媒资源却越来越向只占人口少数的“主流人群”倾斜,反映在报刊的版面上和广播电视的频道中,那些以白领、金领、“成功人士”、“新新人类”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刊和栏目越来越多,而为平民百姓特别是农民、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工人服务的专刊和栏目却越来越少。农民在我国人口比例中仍占 80%以上,是最大的社会群体,而目前全国现有期刊 9000余种,农业期刊仅 187 种;有报纸 2000 余家,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仅几十家;全国已注册的各类电视台有上千家,开办对农(农村、农业、农民、农民工)栏目的只有 1%,省级电视台中,只有大约十五、六家开办了农村专栏,与 368 家注册的各种电视媒介相比,开办率只占有 4%。包括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在传媒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上显然处于明显的“弱势”。

 3、人格歧视。一些媒体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即使是心血来潮地关注下普通民众,也是不是居高临下地对弱势群体发表“慰抚”和“同情”,对之给予误读和偏见,就是着力渲染那些有损于弱势群体整体形象的负面报道。如进城农民工如今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在城市中他们常常被称呼为“外来者”,一些媒体对他们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片面侧视”,津津乐道他们中个别的犯罪、群欧、嫖娼、为讨薪跳楼自杀等负面新闻,或者在报道中使用“无业人员”、“闲散人员”、“社会闲杂”、“盲流”、“剩余劳动力”等明显带有身份歧视的词语,甚至一些新闻报道中出现了诸如“强奸少女”、“民工跳楼秀”、“小姐”、“富翁乞丐”之类无视人格尊严的词语。

 二、传媒歧视危害文化民生 传媒歧视愈演愈烈,正侵蚀和动摇着新闻事业的根基,使传媒丧失了应有的社会功能,背离了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对文化民生产生着巨大危害。具体来讲:

 1、剥夺公民知情权,削减了媒体的公信力。知情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也是公民最重要的文化权利。传媒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是一项惠及万民的基本民生工程。传媒歧视实际是剥夺普通民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媒体是“社会公器”,所谓“社会公器”,就意味着它应该代表全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以维护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为已任。然而传媒歧视把目标受众锁定到并不占人口大多数的“主流人群”,却忽视甚至排斥最大多数人对信息的需求,从而造成了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

 这无疑有悖于传媒的根本性和任务,使传媒有可能沦为被少数利益集团垄断的工具。传媒歧视深层次的动因是受利益驱动,正如一位报社老总的直言不讳:“主流人群是社会财富的拥有者,不断优化和吸纳这个阶层作为,就等于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注意力资源’,印刷机就会往外吐钞票而不是废纸。”爱“富”就必嫌“贫”、趋“强”就必弃“弱”,谁有钱就向着谁,这就使少数媒体在报道中很难保持客观、公正,不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而成为权利和金钱的奴隶。目前我国的舆论环境已经出现了畸形发展的迹象,传媒的引导方向正产生偏差。媒体的社会责任自始至终都是其存在的核心精神,传媒歧视对社会责任的漠视将会严重影响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2、有悖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权是民权之本,也是文化民生的重要内涵。知沟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传媒歧视造成知沟的出现显然有悖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传媒本身是一种社会公器,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体现在大众对传媒的一种文化依赖。传媒一旦让其受众形成了这种依赖,就能形成社会舆论与社会效益。然而,目前我国的舆论环境已经出现了不良发展的端倪,尤其是网络舆论环境亟需正本清源,比如假新闻与新闻炒作的助力,使得受众难辨真伪,无所适从。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亦然,2010 年 6 月 14 日某人在北大未名网站发表贴子“5 月 30 日上海世博会一女生在世博展览馆被人挤怀孕”,随即百度贴吧、天涯、红网论坛等虚拟社区纷纷转载,22 日四

 川新闻网、荆楚网、西部网、中国日报网等新闻网站作为新闻转载,给世博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再者中新社 2010 年 5 月 16 日报道,中国每年有 220 万青少年死于室内污染;《法制日报》2010 年 6 月 18日报道,据最高检材料显示,那些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70%的遭打击报复;《新疆日报》去年 7 月 20 日报道,喀什房产两个月就翻倍等,后据披露,这些都是假新闻。假新闻层出不穷,假新闻的泛滥其实际是传媒对民众的歧视和愚弄,是对民众公平享有社会公共资源权利的剥夺,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践踏。

 3、影响社会和谐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传媒歧视”带来新的社会不公,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根基,是一个民族千百年的历史积淀。“软实力”是相对于一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资源实力等“硬实力”而言的。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论文发表。随着文化软实力在衡量国家综合实力上所占比例的日益加重,文化民生越来越引人关注。文化民生反映着一个国家治国理念,不仅是在物质上满足人民的需要,还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建设。文化民生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根基。判断文化民生的标准是一整套文化软实力的指标体系。这种指标体系包括:文化资源整合力、文化景观影响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含量渗透力、多元文化创造力。而传媒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工具显然负有重要的责任。然而,传媒歧视所引发的文化不公,无疑是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无情削减。

 三、传媒在推进文化民生上的举措

 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健全民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辐射力传媒负有重要的责任。这些年来作为,我国通过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各级传媒积极作为,文化民生取得了较好成效。削降传媒歧视,推进文化民生,传媒要牢牢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公益性原则,即传媒服务的本质属性,是传媒建设的根本原则。二是均等性原则,即每个公民在获取传媒资源、享受传媒服务时,享有获得服务机会的公平,服务内容、质量和服务过程的公平。三是便利性原则,即要求传媒设施布局合理、就近服务群众生活圈、传媒信息公平化,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保证人们得到近距离的、经常性的、容易获取的便利资源。具体来讲, 1、树立理念,做好规划,加强引导。传媒首先要充分重视文化民生,树立起既引导百姓富口袋,又带领百姓富脑袋的理念,深刻认识自身对保障文化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关注文化民生,把文化民生纳入运行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部署,统一组织实施,满足民众对公共文化的享有。要做好信息资源规划,使之合理分布;要做好节目规划,使之均衡发展;要做好栏目规划,多设计些民生栏目。要用均衡的民生文化串联起城乡,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用民生文化增强交流沟通,消除城乡隔阂,促使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电视广播全覆盖是文化民生的基础,要尽快完成三网融合整合工作,提高媒体服务质量,实现全国尤其是农村广播电视的“全覆盖”,让广大用户特别是农村用

 户看到更多更好的节目,接收更先进的文化知识是推进文化民生的重中之重。

 2、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传媒制度。当前随着三网融合及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传媒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要切实转变体制机制,真正走市场化发展之路。当前我国还有成千家“吃皇粮”的传媒机构,高枕无忧,尤其是一些市级媒体,每年围绕领导做些官方文章,说些民众晦瑟难懂的官话,如某电视台在去年 8 月18 日晚的广州亚运会前夕报道时说“门票已售謦”作为,好个“售謦”让普通民众着实摸不着头脑。削降传媒歧视,推进文化民生,这些既无发展意识,又无民生意识的媒体应为改制重点对象。要切实引导其与“母体”分离,使之彻底“断奶”。只有彻底“断奶”,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真正关注普通大众,为最广大的受众群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官员和富翁服务。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全力推进传媒运行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制播分离,培育和打造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出版传媒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宣传和经营两分开的原则,积极调整发展观念,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完成管理运行模式、经济增长模式、产业拓展模式的转变。

推荐访问:歧视 民生 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