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教育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教育学》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库(排序版) (更新至2020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1291。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2010年7月试题] 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联系实际;

(3)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结合实际,论述针对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着重哪些方面对他们实施教育。[补充资料] 答:(1)教师要针对学生生理变化,加强青春期教育;

(2)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3)为初中生创造丰富、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

结合实际,论述针对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着重哪些方面对他们实施教育。[补充资料] 答:(1)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强作为主要任务;

(2)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立体地培养学生;

(3)正面鼓励为主,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4)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实效性。

结合实际,论述针对学生童年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着重哪些方面对他们实施教育。[2018年1月试题] 答:童年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黄金期,教育应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做人打下良好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该期的教育重点是:
(1)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强作为主要任务;

(2)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立体地培养学生;

(3)正面鼓励为主,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4)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实效性。

儿童的身体比起幼儿来虽强健得多,但与繁重、持久的学习任务相比还是弱的,因此,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儿童的体质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在儿童进入小学的最初一年尤其要注意,不要使儿童一进入学校就产生惧学、厌学的心理。

在学习方面,除教学内容外,读、写、算和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和今后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其中手工操作往往被忽视,然而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一般在童年期就有所表现,动手能力的训练错过了这一时期,奏效就较慢。另外,最为艰巨的是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书面语盲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包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完成作业,检查、订正作业错误,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一阶段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是与能否克服困难密切相关的,也与教师的坪价相关。所以,教师在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孩子进步与独立性的关心与鼓励比什么都重要。教师要相信学生会成功,并善于通过多种方法使儿童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获取成功。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关键是要认真做到言行一致、校内外一致。言行不一现象的存在,不只因为小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以及习惯或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定数量与强度的实践训练,有时还与教育者的具体做法欠妥有关。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2011年7月试题] 答: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时要注意:
(1)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

(2)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

(3)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2011年1月试题] 答:(1)教育者应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刻板“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

(2)不仅要知道学生的长短,更重要的是消除所短,扬其所长;

(3)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结合实际论述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014年7月试题] 结合实际论述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019年1月试题] 结合实际论述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补充资料] 答:我国本轮“新课改”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置于突出位置,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改变原来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强调学生参与学习,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1)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

(2)合作学习,强调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面对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弊端,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强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征在于“探”和“究”两个字。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落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补充资料] 答:(1)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

(2)有效教学非常重视教学艺术,更讲究教学方法,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实现着教育的创新。要实现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我们要一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是关注教学效益;
三是讲究适应性。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尊重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012年7月试题] 答:教育过程虽然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但教师不可能把教育内容灌注到学生的头脑中,只能通过学生的自我生成、自主建构。每个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等,他们在接受教育时这些主体因素都会自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也制约着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分享知识、智慧、情感、精神,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的则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教师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在课下,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合实际论述现代教学所倡导的反思性教学新理念。[2012年7月试题] 答:(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顾名思义,反思性教学即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特点 (1)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2)在反思中解决实践问题。

结合实际论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2013年7月试题]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效,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才能让德育的说理教育法产生实效。[2010年7月试题] 答:要让说理教育法产生实效,应根据实际来选择和运用说理的方式,几种方式结合使用:
(1)说理要有民主性,不能以空洞的大道理去压人;

(2)说理要有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3)说理要有真实性,要善于把理论变成学生可感、可知、可信的事实,使学生体验到“理”的普遍意义;

(4)说理要生动有情,富有感染力。

结合实践论述如何实现有效教学。[2015年1月试题] 结合实践论述如何实现有效教学。[2016年7月试题] 答:(1)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

(2)有效教学非常重视教学艺术,更讲究教学方法,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实现着教育的创新。要实现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我们要一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是关注教学效益;
三是讲究适应性。

结合实践谈谈你对生命化教学理念的认识。[2013年7月试题] 答:生命化教学就是师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 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生命化教学的特征包括:
(1)关注生活的体验。强调师生对生活的关注、体验和感悟,从而更好地焕发生命力量,在这种理念下,学习将成为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学生的负担。

(2)教学的交往互动性。教学的交往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交互作用。

(3)教学的生成发展性。教学是有生命性的,体现出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018年7月试题] 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补充资料] 答:个体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资源都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因素,为身心的发展提供着支撑。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

(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

结合现实谈谈学校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2013年1月试题] 答:①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②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③唤醒个体发展的意识,挖掘发展的潜力;

④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联系课程改革实际,谈谈如何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2011年1月试题] 答:(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

联系实际,阐述教育的经济功能。[补充资料] 答:(1)提高劳动者素质;

(2)促进经济增长;

(3)推动科技发展。

联系实际,阐述实施陶冶教育法时应如何把握。[补充资料] 答: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或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方法。在实施时应注意:
一是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种环境和情境。

二是要善于使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充满教育意义。

三是要注意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如何贯彻长善救失的原则。[2019年7月试题]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长善救失的原则。[2020年1月试题] 答:德育教育中如何贯穿长善救失的原则:
所谓长善救失,就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是教学过程要不断发现并利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因势利导、促其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把握几个问题:
(1)教育者应客观、公正、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恰当、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所长所短。

(2)德育工作不仅要知道学生的长短,更要能抑其所短,扬其所长。

(3)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实现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2014年7月试题] 答:所谓知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也要对他们导之以行,使学生形成言行一致的品格。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
(1)要注重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2)要注重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3)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

(4)教育者自身要以身作则。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2017年1月试题]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2020年7月试题] 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生活准则和品德规范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两方面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有其建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它即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也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

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要注重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尊重信任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接受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扶上马,送一程”。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爱是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尊重信任就显得缺乏实在性,也难以持久。采用“心理互换”或“位置互换”的方法对差的、落后的学生爱的情感。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2012年1月试题]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2014年1月试题]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2017年6月试题]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补充资料] 答:知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
(1)要注重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当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在方向上和水平上相互协调,和 谐一致,就能有效地促进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如果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相互不协调,差异很大,甚至很不一致,就将影响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甚至会导致“品德两性”的产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 知,情,意,行相互联系和作用,又不能简单 地相互代替;既要注意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

(2)要注重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晓之以理,就是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人生道理和道德常识。当然,理要为学生晓之,不能脱离实际,要有针对性。导之以行,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 和道德规范付诸实践,并使用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导之以行,不仅要注意使学生知其然和所以然,还要注意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而努力地提供多种帮助和指导,使其行为持之以恒。

(3)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多方面的活动中自觉锻炼和培养知行统一的品格。

(4)教育者自身要以身作则。在德育中,任何方法上的不当,都没有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更糟糕的了。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穿长善救失的原则。[2015年7月试题] 答:贯穿长善救失的原则,在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教育者应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刻板”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恰当准确地判断学生的所长所短。

第二、德育工作不仅要知道学生的长短,更重要的是要抑其所短,“沙里淘金”,扬其所长。

第三、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实现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利用陶冶教育法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2016年1月试题] 答: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或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方发。

利用陶冶教育法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要注意:
(1)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生活的环境和情境;

(2)要善于使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充满教育意义;

(3)要注意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

(4)教育者应注意以自身的人格、情感等去感化学生。

首先,学校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俗语说:“正人先正已。”道德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在日常言行和规范上发挥表率的作用。因此,每个教师在这项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言行规范的引导。

其次,学校要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转变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要从重道德规范转变为重道德实践与择善能力的培养,因为单纯的道德规范教育容易使学生方行不一致。学校在道德教育内容上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与择善而行的能力,并把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制成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内容,由低到高做起。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要从灌输与约束为主转变为疏、堵结合,采取潜移默化的方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要重视发挥学生干部、团员队伍的作用。学生干部、团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特殊身份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信服。他们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可轻视和替代,他们的榜样作用鲜活生动,有很强的号召力、感染力,他们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工作者、自我管理。他们与学生平等,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教育,有利于启发并促进学生沟通、反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四,要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环境是校园文化应该发挥的作用。要利用宣传阵地,如橱窗、标语牌等促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用树立先进典型感染人、塑造人,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征文、各类比赛等启发人、教育人;
用寓教于乐的活动,如演讲、经验介绍等激发人、陶冶人;
还要利用网络、广播、文体活动、自办刊物及有关制度规则等软件、硬件,引导学生对自身道德行为进行思考、理解并注重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

第五,要严格日常管理,完善评价制度。道德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学生的自觉性,要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与规章制度的约束为保证,管理育人必须到位,并将其进行量化管理。学校德育主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进管理方法,完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第六,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巩固。学生不可能只生活在校园中,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社会中接受“开放式”教育,到社会中去体会,去感悟自己的言行、别人的言行正确与否,避免因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而出现的教育问题,这才是最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七,要利用课堂教学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很适合利用来对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既完成了学科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论述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2011年7月试题] 答:(1)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情感、意志、性格、兴趣和动机等人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

(2)为什么要培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既是环境、教育等影响的结果,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

非智力因素,不仅是一个完整社会人的重要品质,也是一个人智力因素能否正常发挥或超水平发挥的重要前提条件。

(3)如何培养:
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磨砺他们的坚强意志、锤炼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真理的兴趣和动机五个方面来回答。

论述为什么档案袋评价会成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评价方法。[2012年1月试题] 论述为什么档案袋评价会成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评价方法?[2014年1月试题] 答:档案袋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档案袋也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主要收集和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作出评价的有关材料,以及学生的作品、反思和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①该方法在教学方面的作用为:方便评价与教学的结合;
提高评价的效度,与课程保持一致;
评价广泛领域的任务和活动。

②评价过程较有意义,允许学生有更多参与,可自主选择什么装进记录袋;
评估自己的作业,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省,并制定目标。

③可以为教师通过更多信息,有助于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

④对教师行为影响大,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参与评价。

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学实例,谈谈你对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理解。[2013年1月试题] 答: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反映。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5)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