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临床技能培训教程第2版操作评分标准表格骨科

  表 4-1-1 脊柱理学检查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叩诊锤)

 2

  跟患者沟通:核对患者,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3

  视诊 (15)

 观察患者站立姿势、行走步态有无异常 3

  从侧位观察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是否存在 5

  从背侧观察脊柱棘突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有无脊柱侧弯 5

  脊柱局部有无肿块,皮肤有无红肿、窦道等 2

  触诊 (10)

 在棘突和棘突旁自上而下按压,检查棘突和椎旁肌肉有无压痛 5

  局部有无包块: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 5

 叩诊 (10)

 用手指或叩诊锤叩击相应的棘突检查有无棘突叩痛 5

  患者取端坐位,检查者左手置于患者头顶,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叩击左手,检查有无脊柱间接叩痛

 5

  动诊 (40)

 检查患者颈椎活动度(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检查旋转时注意固定患者双肩 10

  检查患者腰椎活动度(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检查旋转时注意固定患者骨盆 10

  颈部特殊检查:上臂牵拉试验(Eaton 征)、压头试验(Spurling 征)是否阳性(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做)

 10

  腰骶部特殊检查:腰骶关节过伸试验(Naoholos 征)、髋关节过伸试验(Yeoman 征)、骶髂关节扭转试验(Gaenslen 征)、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是否阳性(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做)

 10

  体查原则 (10)

 是否按视触叩动顺序 5

  是否有综合思考,体查是否全面合理 5

  整体评估 (10)

 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10

  总分

 100

  裁判签名

 表 4-1-2 肩关节理学检查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

 1

  跟患者沟通:核对患者,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2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侧广泛暴露 2

  视诊 (10)

 观察双侧肩部是否等高、对称,有无畸形 5

  局部有无肿胀,皮肤有无红肿、窦道等,如有伤口或包块,需进一步具体描述 5

  触诊 (20)

 局部有无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5

  局部有无包块: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无波动感 5

  局部皮肤的温度和湿度有无异常;局部触诊有无异常活动和骨擦感 5

  肩三角是否有异常 5

  听诊 (5)

 有无关节弹响及骨擦音(在动诊过程中有描述即可)

 5

 动诊 (30)

 先让患者主动活动(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并目测活动幅度,注意分析活动与疼痛关系

 10

  被动活动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并目测活动幅度,注意分析活动与疼痛关系

 10

  测量肩关节个方向肌力 5

  Dugas 试验是否阳性 5

  量诊 (10)

 上肢长度测量 5

  上肢肢体周径测量 5

  体查原则 (15)

 是否两侧对比,广泛暴露 5

  是否按先健侧后患侧,先主动后被动原则 5

  是否按视触叩动量顺序 2

  是否有综合思考,体查是否全面合理 3

  整体评估 (5)

 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5

  总分

 100

  裁判签名

 表 4-1-3 肘关节理学检查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

 1

  跟患者沟通:核对患者,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2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侧广泛暴露 2

  视诊 (10)

 观察肘部有无畸形、双侧是否对称、提携角有无异常 5

  肘关节有无肿胀,皮肤有无红肿、窦道等,如有伤口或包块,需进一步具体描述 5

  触诊 (20)

 局部有无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5

  局部有无包块: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无波动感 5

  局部皮肤的温度和湿度有无异常;局部触诊有无异常活动和骨擦感 5

  肘后三角是否有异常 5

  叩诊 (5)

 局部有无直接叩痛,如鹰嘴等

 5

  听诊 (5)

 有无关节弹响及骨擦音(在动诊过程中有描述即可)

 5

  动诊 (20)

 先让患者主动活动(屈伸、内旋外旋)并目测活动幅度,注意分析活动与疼痛关系 5

  被动活动肘关节(屈伸、内旋外旋),并目测活动幅度,注意分析活动与疼痛关系 5

  测量肘关节个方向肌力 5

  腕伸肌紧张试验(Mills 征)是否阳性(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做)

 5

 量诊 (15)

 上肢长度测量 5

  上肢肢体周径测量 5

  提携角的测量,有无肘关节内、外翻 5

  体查原则 (10)

 是否两侧对比,广泛暴露 3

  是否按先健侧后患侧,先主动后被动原则 2

  是否按视触叩动量顺序 2

  是否有综合思考,体查是否全面合理 3

  整体评估 (10)

 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10

  总分

 100

  裁判签名

 表 4-1-4 髋关节理学检查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叩诊锤)

 1

  跟患者沟通:核对患者,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1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侧广泛暴露 2

  检查者位置:站在患者右侧 1

  视诊 (5)

 观察患者站立姿势、行走步态有无异常,患肢是否有畸形、萎缩,左右肢体是否对称等 3

  患髋局部有无肿胀,皮肤有无红肿、窦道等,如有伤口或包块,需进一步具体描述 2

 触诊 (10)

 局部有无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5

  局部有无包块: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无波动感 3

  局部皮肤的温度和湿度有无异常;局部触诊有无异常活动和骨擦感 2

  叩诊 (10)

 直接叩痛检查,如大转子叩击痛 5

  间接叩痛检查,下肢纵向叩击痛 5

  听诊 (5)

 有无髋关节弹响及骨擦音(在动诊过程中有描述即可)

 5

 动诊 (25)

 先让患者主动活动(屈伸)并目测活动幅度,注意分析活动和疼痛关系 3

  被动活动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并目测活动幅度,注意分析活动和疼痛关系

 5

  测量髋关节个方向肌力 2

  直腿抬高试验是否阳性(排除腰椎病变)

 5

  Thomas 征是否阳性 5

  “4” 字征(Patrick 征)

 或床边试验(Gaenslen 征)

 或伸髋试验(Yeoman 试验)

 是否阳性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做)

 5

  量诊 (20)

 下肢长度测量 5

  下肢对线测量,是否有成角与旋转畸形 5

  大腿周径测量 5

  大转子上移征:Nelaton 线,Shoemaker 线,Bryant 三角测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做)

 5

  体查原则 (15)

 是否两侧对比,广泛暴露 5

  是否按先健侧后患侧,先主动后被动原则 5

  是否按视触叩动量顺序 2

  是否有综合思考,体查是否全面合理 3

  整体评估 (5)

 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5

  总分

 100

  裁判签名

 表 4-1-5 膝关节理学检查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叩诊锤)

 1

  跟患者沟通:核对患者,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1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侧广泛暴露 2

  检查者位置:站在患者右侧 1

  视诊 (10)

 观察患者站立姿势、行走步态有无异常,膝关节是否有内、外翻畸形,左右肢体是否对称等

 5

  膝关节有无肿胀,股四头肌有无萎缩,皮肤有无红肿、窦道等,如有伤口或包块,需进一步具体描述

 5

  触诊 (15)

 局部有无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5

  局部有无包块: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无波动感,尤其注意有无腘窝肿块

 5

  局部皮肤的温度和湿度有无异常;局部触诊有无异常活动和骨擦感 5

  听诊 (5)

 有无关节弹响及骨擦音(在动诊过程中有描述即可)

 5

  动诊 (30)

 先让患者主动活动(屈伸)并目测活动幅度,注意分析活动与疼痛关系 5

  被动活动膝关节(屈伸、内旋外旋),并目测活动幅度,注意分析活动与疼痛关系 5

  测量膝关节个方向肌力 5

  浮髌试验是否阳性 5

  回旋挤压试 验(McMurray

 征),侧方挤压试验(Bohler 征),抽屉试验(Drawer 征)是否阳性

 10

 量诊 (15)

 下肢长度测量 5

  下肢对线测量,是否有成角与旋转畸形 5

  大腿周径测量 5

  体查原则 (15)

 是否两侧对比,广泛暴露 5

  是否按先健侧后患侧,先主动后被动原则 5

  是否按视触动量顺序 2

  是否有综合思考,体查是否全面合理 3

  整体评估 (5)

 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5

  总分

 100

  裁判签名

  表 4-1-6

 Colles 骨折石膏固定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用具(石膏绷带、水桶或水盆(盛温水)、普通绷带、棉衬及袜套、卷尺、标记笔,消毒麻醉用具等)

 2

  跟患者沟通,介绍自己将要进行的操作,核对患者信息及影像学检查,询问药物过敏史, 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取得合作,检查患肢末端血运,感觉运动情况

 3

 消毒麻醉 (10)

 消毒骨折处皮肤,由内向外环形消毒皮肤,络合碘消毒至少 2 遍,注意勿留空隙,棉签不要返回已消毒区域

 5

  核对麻醉药,抽吸 10

 ml 左右麻醉药(如 2%

 利多卡因),在骨折部位最肿胀处进针,回抽见淤血后注入麻药,等待 5~10 分钟

 5

  手法复位 (10)

 两位助手,一人固定伤肢肘关节,一人固定伤肢手掌(一手握住拇指,另一手握住其余四指),充分牵引腕关节,并保持牵引状态

 4

  术者双手握住腕部,拇指压住骨折远端向远侧推挤,其余四指抵住骨折近端,加大屈腕角度,纠正成角,然后向尺侧挤压,缓慢放松并维持牵引,在屈腕、尺偏位检查骨折对位对线及稳定情况

 6

 石膏准备:石膏的选用:合适规格的石膏(小号或中号)

 2

  石膏长度:以伤肢或健肢比测决定石膏长度,背侧:掌指关节至前臂中上段,掌侧:远侧掌横纹至前臂中上段

 4

  石膏层数:10~12 层 4

  棉质袜套套于伤肢,并外附适当厚度棉衬,骨性突起部位加衬垫保护 5

  将铺好的石膏绷带卷成柱状,将石膏放在温水内,待气泡出净,手握两端,双手相对轻轻挤去水分,在水平桌面摊开抹平

 5

  将石膏夹板置于骨折端两侧,双手掌塑形,使石膏和肢体尽可能贴合。塑形完毕后,助手维持位置,扶托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5

  绷带固定:绷带由远端向近端缠绕 4

  每层绷带覆盖上一层的 1/3 或 1/2 4

  绷带缠绕过程中不能拉紧再绷 4

  绷带缠绕过程中不能翻转 3

  伤肢悬吊于胸前 3

  石膏上注明操作日期 2

  术后处理 (15)

 检查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石膏松紧度适宜,患肢手指、肘关节屈伸无明显受限 5

  检查伤肢末端血循环及感觉有无异常 5

  交代术后注意事项:注意患肢血运,如感患肢肿痛、青紫、麻木,速来院就诊;石膏松动来院就诊;抬高患肢;适当功能锻炼;2 周后复查

 5

 整体评估 (15)

 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法正确 5

  拆除石膏见石膏内侧无明显突起压迫组织 5

  人文关怀 5

  共计

 100

  裁判签名

  表 4-1-7

 小夹板固定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操作前准备 (10)

 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用具(小夹板(可用柳木、椴木或杉木,根据肢体长度、部位做成各种不同规格及形状)、纸压垫或分骨垫、布带、胶带、标记笔等)

 5

  跟患者沟通,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操作,核对患者信息及 X 线等检查;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患者,取得合作,检查患肢末端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

 5

 操作过程 (60)

 合理放置伤肢,适当牵引,外套纱套或包 1~2 层棉纸或绷带 10

  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放置纸压垫或分骨垫,胶带固定 10

  选用合适型号的小夹板,依次放置于肢体前、后、内、外侧,贴紧肢体,由助手扶托稳固 10

  布带固定:先扎骨折端部位,然后向两端等距离捆扎,保持松紧度为布带能上下移动约1 cm

 20

  检查伤肢末端的血循环及感觉情况 10

  术后处理 (15)

 复查 X 线,再次检查骨折端对位情况 5

  在伤肢固定后 1~3 天内特别注意观察末端血循环及感觉情况,并随时酌情调节各个布带的松紧度。然后每周进行 X 线检查及调整布带松紧度 1~2 次,直至骨折愈合

 5

  固定治疗期间,患者仍需进行定时定量的功能锻炼。

 5

  整体评估 (15)

 操作的熟练程度,手法正确 10

  人文关怀 5

  总分

 100

  裁判签名

 表 4-1-8 皮牵引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准备 (20)

 核对患者信息 2

  核对相关影像学资料 5

  核对同意书,向病人交代牵引及其注意事项 4

  患者取仰卧位,检查患肢感觉及末梢血运 5

  确认患肢皮肤完好 4

  操作过程(50)

 选择合适大小皮牵引套 10

  腓骨小头处加垫保护 10

  正确放置牵引套,牵引套如过松,可外加绷带缠绕固定 10

  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一致 10

  牵引重量不超过 5 kg 10

 术后处理 (20)

 再次检查患肢感觉及末梢血运 10

  检查牵引装置是否工作良好,牵引绳无扭转卡顿 5

  交代牵引术后注意事项 5

  整体评估 (10)

 操作熟练,过程流畅 5

  人文关怀 5

  总分

 100

  裁判签名

 表 4-1-9 骨牵引术评分标准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分)

 得分 (分)

  准备 (10)

 核对患者信息 2

  核对相关影像学资料 2

  核对同意书,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 2

  核对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检查,询问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 2

  测量血压、脉搏,检查肢体末梢感觉、血运 2

 定位 (10)

 确定牵引部位 3

  进出针点位置标记 4

  确定进出针方向 3

  消毒铺巾 (10)

 洗手,戴口罩、帽子 1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皮肤,直径 15 cm 1

  络合碘消毒 3 遍 1

  注意勿留空隙,棉签不要返回已消毒区域 1

  检查牵引包消毒日期 1

  戴无菌手套 1

  检查消毒指示卡 1

  核对包内器械 1

  检查牵引针(斯氏针)大小是否合适,有无弯曲 1

  铺巾 1

  麻醉 (5)

 核对麻醉药(2% 利多卡因)并抽吸 2 ml 2

  逐层浸...

推荐访问:骨科 培训教程 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