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高考作文

 辩证的高考作文

 【篇一:辩证思维和高考作文】

  辩证思维和高考作文

  根据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的研究,“辩证思维可以使人全面地、动态地看问题,使人能越出日常经验的狭隘界限,因此它在思维品质的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行辩证思维训练,首先要学习、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具体概念、矛盾判断和辩证推理。

  辩证思维和高考作文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和逻辑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

  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

  辩证思维可用于高考作文全程,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分析论证。下面我们就来细谈细谈。

  一、审题立意中辩证思维的运用

  首先可运用辩证思维认识材料和标题中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彼此依存。(2)主要和次要。(3)取和舍。(4)条件和结果(5)整体和部分(6)原因和结果(7)量变和质变(8)现象和本质(9)共性和个性等关系。

 如2011年北京卷作文中涉及到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就是彼此依存关系,单有硬实力还不行,还得有软实力。还涉及到主要和次要关系;“竟争和活力”属于条件关系,也就是说竟争是带来活力的条件。

  又如全国卷作文中涉及到的“德和利”“理和情”就是取舍关系,只能舍利取德,或弃情就理;又涉及到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垫资购买”是现象,诚信才是本质。

  再如上海卷材料中“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是对立统一关系;

  又再如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是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不能离开世界而存在;还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无数多个个性不同的人,产生了社会的一些共性,形成了世界的力量。

  还再如福建卷所涉及到的两大立意,一是“人因梦想而伟大”,二是“因务实而精彩”则涉及因果关系。

  弄清材料和标题中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为我们进行辩证分析奠定基础。

  其次我们可借助联系观,由此及彼,由实到虚,发现试题材料和现实人生的联系,从而走出材料,走向题外,避免“一叶障目”或仅“就事论事”的毛病。

  如2011年广东卷高考作文就可用联系观进行如下审题立意: 从社会方面看,“回到原点”可以是:

  1、自然环境回到原生态

 2、社会回到以人为本

  3、社会由对立状态回到互帮互助状态等

  从人生方面看,“回到原点”可以是

  1、迷途后返回原位置,如浪子回头,又如陶渊明归隐,李白走出官场,苏东坡在贬谪之路的回到内心等

  2、人生进取策略的调整,如策略、方法错了,重新改变

  3、成长是种慢的过程,欲速则不达,请回到自然节奏等

  从心灵方面看,“回到原点”可以是

  1、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

  2、人要进行文化补钙,回到读书原点

  3、让精神快餐回到经典的慢吞细嚼等

  二、分析论证中辩证思维的运用

  (一)在分析论证中常要用到辩证思维中的如下观点:

  1、一分为二的观点:

  “一分为二”,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

  如2009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品味时尚》中的一部分:

  清减了绣花鞋、罥烟眉的精致和秀气,香消了胭脂粉的淡雅古典,时尚携着一股气势汹汹的激流奔涌而来,势不可当。

  品味时尚,我们感受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了一个新事物的清新之气。君不见,当曼妙古典的长裙退出历史,简便轻捷的衣物随之成为时尚,这不仅仅反映了衣着的变迁,更象征着旧的陈腐气息

 的结束,宣告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时尚,往往是时代向前发展的产物,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其特有的时代精神。譬如,透过网络文学,我们感知着体会着网络在这个时代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时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时代的大门。品味时尚,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然而,时尚并非十全十美,它如同一枝娇艳的玫瑰,美丽却有刺。

 这部分文字先肯定了时尚的意义和地位,指出品味时尚应有开放心态,然后指出,时尚并非十全十美。既谈到优长,也谈到不足,显得客观辩证。这就是“一分为二”。

  又如2011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把自己看淡》中的一部分: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请君拨开历史的风烟,你可听见战马嘶嘶西风长啸。在这声响之中,我看见了汉高祖,“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抚军未若萧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你看你看,那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之际威加四海的刘邦此刻竟有如孩童,认为天下之事皆须因人之力。事实真是如此么?答案是否定的,韩张萧三人实能将军,但刘邦能将此三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很轻,换来三位忠臣把他捧得更高。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任众人把你踩成坦途。”诗人鲁藜如是说。

  把自己看得重极高极者,亦有之。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名曰“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有极强的优越心,和之相伴的是极重的妨忌和脆弱的自尊。他们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几乎可称之为“唯心者”

 【篇二:高考满分作文《生活的辩证》】

  生活的辩证

  我们的生活缺乏辩证的思维,我们的思维常常只是一条线、一脑子拍板式的作用于我们的生活。

  真正的辩证思维是全方面、具体针对性地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自己的理想,特别是为了理想要走什么样的路。

  规划理想的道路表现出辩证思维的三个特征。

  第一个是全面性,它意味着我们对生活的思考是详尽的,只有详尽的方式能帮助我们考虑到问题所必须考虑、亟待解决的所有方面。详尽是一种能力,不全面意味着遗漏,遗漏意味着巨大失败的可能,就有可能事倍功半。

  第二个是针对性,它意味着我们对人生的践行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个人专属性的。漫漫人生长路,寻寻命运之轨。没有针对性就是心无旁骛,就是赵括论战,只是纸上谈兵,没有针对实战做出应有的结论。

  第三个是灵活性。正是有个全面性和针对性才有了一个个体不断适应社会和茫茫人海的可塑能力。灵活性值得是实践出真知,指的是利用时间和空间交织提供的各种资源(比如以史为鉴)来为自己服务。这就是壁虎在遇到天敌时断尾以求生存的缘由。

  那么怎么运用辩证的思维呢?

  多生活,多反省,多高山景行,无暴虎冯河。生活的不竭艺术正是辩证艺术的光芒所在。否则一个叫司马光的孩子怎么会想到砸缸救人,而不是普普通通地跟大家一样进缸中救人。艺术的关键是审美,审美就在于反省,因而孔子学生曾子说,他要做到老师所教授的,就必须三省吾身。孔子教授的正是为人之道。

 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在全球化的不可逆的世界潮流中坚持维系文化的多样性、思考热多维度、人格的多方面。为他人着想或者站在别人角度思考有助于自己的事情的完成。也就有助于在和谐推进人生目标的实现。所以孔子一派很反感“亲亲”。因而,孔子的辩证的人生哲学在当代仍然大有裨益。

  其实呢,辩证的思维在处理一个问题上就表现为钻进问题去,走出问题来。爱因斯坦钻进了万有引力去,解决了牛顿力学在宏观高速世界所不能应付的问题,最终建立了博大精深的相对论。他不走出来就改变不了物理学,改变不了世界。他不因循守旧,他的创造性使得人们到现在为止还在为他的工作屡屡赞叹。

 辩证的艺术的思维是反对一条线、保守思想的观念所在,社会在进步,顺者昌逆者亡。这是人类世界普遍规律,规律不可逆,规律只能为人反省所用。

 曾子还说,“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而不习乎?”,就是说在他人、对自己两个方面做好,因此这是一种人生得以贯彻的理念。

 【篇三:高考作文为何偏爱『辩证』?(图)】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那就是“辩证”。

  全国卷的《有鱼

  吃还捉老鼠?》、北京卷的《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湖北卷的《幻想和现实》、上海卷的《捕鱼和尺子》、山东卷的《光明和阴影》、辽宁卷的《大和小的选择》在总共20道作文题中,半数题目的内核只有一个——辩证:有居安和思危的辩证、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辩证、发展和可持续的辩证、点和面的辩证、光明和阴影的辩证、幻想和现实的辩证、舍和得的辩证、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等。

  为何高考作文题这么偏爱“辩证”?这样的偏爱有何利弊?

  ■麻辣分析点和面的辩证,素材有点牵强

  “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这是今年四川的作文题。

  有网友第一时间在网上分析这道辩证题背后有些矛盾的逻辑——

  第一句话就让人大惑:一个点怎么能构成一条线呢?第二句又说“不规则的点”,点还有不规则的吗?第三句又说“几个”点可以连成“无数”条线,怎么做到呢?前边说“一个点构成一条线”,后边又说“几个点连成线”,前后矛盾,左支右绌。出题者刚开口,就把逻辑搞得一塌糊涂,这绝对不仅是没学好数学的问题,而是出题者驾驭文字的能力进退失据。不过想搞清楚出题者的意图还是很容易的,其实要考生论证的就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

  ■套路成熟

  写作文成揣摩“主旨”

  类似“点和面”的作文题,都是先预设了主旨,如果考生揣摩“主旨”成功,就等于走上正轨了,不会失分过多,跑偏则可能是致命的。

  作家十年砍柴评论说,这种作文有着强烈的诱导意味,希望考生们说出命题者想听到的话。仔细回忆一下,我们谁没有受过这种“代圣人立言”式的作文训练?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写作文关键是“立意”要正确,不然文字再好也得不了高分。

  这种辩证作文题,早就大行其道了,如2005年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铭记和忘记》等等。

 除了测试,平时学生们写这类题目也很多,因而有了成熟的模式,而且由不得不让学生去套模式,因为立场已经确定了——就是要你论证缺一不可、相互依存,所以文章容易空洞,分数高低更多的就是要论文采的高下。

  ■弊端分析多了假把式哲学家,少了趣味

  辩证代表着你也对他也对,所以永远“正确”;此外,辩证还代表着相互依存。辩证就是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形式,辩证也是真善美。

  当辩证的作文题兴起后,或许后继的出题者仅仅是出于习惯,也会开出这样的辩证题目。这样的题目是最没有风险的,中规中矩,好不到哪里去,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难怪曾有高三语文老师告诫学生说,你掌握了辩证,就掌握了高考作文的半壁江山。

  只是辩证来辩证去,也永远是“既矛盾又相互依存”这句正确的废话,高考作文有制造假把式哲学家之嫌。考生们应该明白还有更有趣的写作,但为了规避风险,得到不错的高分,更多的考生依然会一本正经装做思想家、道德家说话。

 综合

  专家观点

  “辩证”是个传统

  “高考作文爱‘辩证’是很长时间以来形成的一个传统。思辨能力的训练,一直都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对于高考作文偏爱“辩证”的说法,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赵明、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长贾玲都表示“正常,不需要太过惊讶”。

  赵明表示,从高考作文题目分类来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双方关系型的题目就屡见不鲜,也就是所谓的“辩证题”,这种题目需要学生用辩证思维来处理。因为高考作文不仅考的是语言技巧,思维能力同样是考察的重点,几乎每一所中学都很重视学生在写作文时思辨能力的训练。“辩证题”的出现,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准确考验。而在贾玲看来,高考作文频出“辩证题”,说明在教学中,学生在这块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因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教学,写“辩证”作文,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生活的认知程度很有好处,“有人或许会说,‘辩证题’的规律如此明显,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高考作文命题上‘押宝’。‘押宝’已经过时了,对更多人而言,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合理论证能力训练才是正道。”

  不过,赵明也认为,在“辩证题”成为传统后,高考作文命题就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总是在“辩证”中间兜兜转转,无法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无法抒发真情实感,必

 然导致空话、套话不断,对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不利。他建议,中国的高考作文应该更贴近社会现实,命题指向清晰,以培养学生参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能力。本报记者 吴成贵

推荐访问:辩证材料 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