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篇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第1章 总则

  第1条为规范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完善学校治理体系,防范和管控经济风险,增进学校各项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2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学校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运行的有效性所做出的评价活动。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为法律法规、内部控制相干政策制度及学校内部控制规定等。

  第3条 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评价。学校层面主要指学校的整体控制环境,业务层面涵盖了学校各职能部处、院系、直属单位和附属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

  展开内部控制评价,既可以对学校整体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也能够对学校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类业务或某些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第2章评价工作机制及原则

  第4条 学校组成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XXXX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的统1领导下展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第5条 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对全校内部控制建立与实行情况展开内部监督检查,并定期组织编制学校风险评估报告,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完善性、有效性做出评价。

  第6条 学校各单位,包括各职能部处、院系、直属单位和附属单位应结合平常经济活动展开情况,实行本部门的内控体系建设、内控自查和自我评价工作。

  第7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由审计处负责组织实行,也可拜托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行。

  拜托中介机构实行时,为学校提供内部控制建设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得同时为学校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

  第8条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将学校所有经济活动触及的内部控制作为评价范围。

  (2)重要性原则。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内部控制评价应将重要业务活动和高风险领域作为评价的重点。

  (3)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真实、准确反应学校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现状。

  (4)及时性原则。与学校管理活动相干的外部环境或学校管理要求产生变化时,应及时调剂评价的重点、频次和实行方式等。

  第3章评价内容

  第9条 学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计划、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关键岗位与人员、会计及信息系统等方面。触及学校控制环境、监控活动等。

  第10条 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校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财政专项项目管理、经济活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

  第101条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对上1次内部控制评价所提出的缺点、风险、整改建议、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第4章 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102条 内部控制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

  (1)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作出实行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的决定;

  (2)组成内控评价工作组;

  (3)制定内控评价工作方案;

  (4)组织学校各单位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5)在各单位自我评价基础上,实行现场测试等工作;

  (6)认定内部控制的缺点和风险的类型、程度等;

  (7)汇总评价结果;

  (8)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9)内部控制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审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103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原则上每一年进行1次,以每一年的12月31日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基准日,并于次年的6个月内完成评价工作。

  第104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可以采取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实地查验、统计抽样、穿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

  第105条在综合应用各类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应当充分搜集被评价部门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的证据,规范填制评价工作底稿,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

  第106条 依照缺点的成因,内部控制缺点分为设计缺点和运行缺点。

  内部控制设计缺点是指缺少为实现学校经济业务活动控制目标所必须的控制措施,或控制设计不当,即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运行缺点是指控制设计适当,但没有按设计意图履行,或履行人员缺少专业胜任能力,致使没法有效实现控制目标的缺点。

  第107条 根据内部控制缺点可能致使的风险程度,按重大风险、重要风险与1般风险进行分类。

  重大风险是指触及学校整体管理的1个或多个控制风险的组合,可能致使某类经济活动严重偏离控制目标,影响学校事业发展。

  重要风险是指触及职能部处、院系等层面的1个或多个控制风险的组合,可能致使某类经济活动偏离控制目标,影响学校某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转。

  1般风险是指除重大风险、重要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

  第5章 评价报告及其利用

  第108条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完成后,应当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包括评价工作整体情况,评价的根据、范围、程序、方法,评价结论,拟整改措施和建议等内容。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发现的内部控制缺点,内部控制风险及其认定根据,风险的性质与类型,重大、重要风险清单和应对缺点、风险的整改措施或整改建议等。

  第109条 对学校所属企业、教育基金会和其他附属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可在各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础上,实行内部控制专项审计或结合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

  第210条 通过学校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评价发现的经济活动设计缺点、运行缺点、各类型风险和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整改建议、整改措施等,学校各单位应认真整改,原则上于评价当年的12月31日之前完成相应的整改工作;有特殊情况的,应提供未完成的缘由、延期整改终了的时间点、进1步整改措施等说明。

  第2101条 应公道利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增进学校内部控制健全、完善。

  学校应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的主要结论和风险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按内部信息公然机制进行公然,发挥信息公然对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增进和监督作用。

  学校应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的部门评价结果与领导干部考核挂钩,实行追责问责,增进各单位内部控制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行。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第1条为规范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完善学校治理体系,防范和管控经济风险,增进学校各项内部控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教财厅〔2016〕2号)、《江苏省省属院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实行指南》(苏教财〔2017〕2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学校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运行的有效性所做出的评价活动。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为法律法规、内部控制相干政策制度及学校内部控制规定等。

  第3条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评价。学校层面主要指学校的整体控制环境,业务层面涵盖了学校各职能部处、院系、直属单位和附属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

  展开内部控制评价,既可以对学校整体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也能够对学校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类业务或某些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第4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将学校所有经济活动触及的内部控制作为评价范围。

  (2)重要性原则。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内部控制评价应将重要业务活动和高风险领域作为评价的重点。

  (3)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真实、准确反应学校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现状。

  (4)及时性原则。与学校管理活动相干的外部环境或学校管理要求产生变化时,应及时调剂评价的重点、频次和实行方式等。

  第2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5条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担负组长的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审计处、财务处、监察处、科技处、基建处、后勤服务中心、国有资产管理处、资产经营公司等相干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其主要职责:

  (1)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制度并催促实行;

  (2)审批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的计划、方案;

  (3)组织实行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

  (4)分析认定内部控制缺点;

  (5)审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整改方案;

  (6)其他与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6条学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由审计处牵头组织实行,也可拜托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实行。

  拜托中介机构实行时,为学校提供内部控制建设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得同时为学校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服务。

  主要职责:

  (1)组织拟定内部控制评价相干制度;

  (2)组织编制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

  (3)组织实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4)监督内部控制缺点整改落实情况;

  (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干工作。

  第7条学校相干部门或单位包括各职能部处、院系、直属单位和附属单位应结合平常经济活动展开情况,实行本部门的内控体系建设、内控自查和自我评价工作。主要职责:

  (1)实行本部门的内控体系建设,根据评价工作方案和相干业务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展开本单位内部控制自查、自评工作;

  (2)根据业务内部控制自查结果梳理内部控制缺点;

  (3)参与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缺点的认定;

  (4)针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点制定整改计划;

  (5)落实整改计划,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送整改情况报告;

  (6)其他和本单位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相干的工作。

  第3章评价内容

  第8条学校组织展开内部环境评价,应综合斟酌学校发展计划、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人力资源政策、关键岗位与人员及权责分配、会计及信息系统、校园文化等方面。

  第9条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校预决算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财政专项项目管理、经济活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并统筹学校所属企业管理、教育基金会管理等单位。

  第10条学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对上1次内部控制评价所提出的缺点、风险、整改建议、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第4章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101条内部控制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

  (1)制定内控评价工作方案;

  (2)组建内控评价工作组;

  (3)组织学校各部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4)在各部门自我评价基础上,实行现场测试等工作;

  (5)认定内部控制的缺点和风险的类型、程度等;

  (6)汇总评价结果;

  (7)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8)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102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可以采取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实地查验、统计抽样、穿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

  第5章缺点认定

  第103条在综合应用各类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应当充分搜集被评价部门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的证据,规范填制评价工作底稿,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

  第104条依照缺点的成因,内部控制缺点分为设计缺点和运行缺点。

  内部控制设计缺点是指缺少为实现学校经济业务活动控制目标所必须的控制措施,或控制设计不当,即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运行缺点是指控制设计适当,但没有按设计意图履行,或履行人员缺少专业胜任能力,致使没法有效实现控制目标的缺点。

  第105条根据内部控制缺点可能致使的风险程度,按重大风险、重要风险与1般风险进行分类。

  重大风险是指触及学校整体管理的1个或多个控制风险的组合,可能致使某类经济活动严重偏离控制目标,影响学校事业发展。

  重要风险是指触及职能部处、院系等层面的1个或多个控制风险的组合,可能致使某类经济活动偏离控制目标,影响学校某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转。

  1般风险是指除重大风险、重要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

  第106条内部控制评价部门编制内部控制缺点认定汇总表,报送学校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重大缺点由学校决策机构认定。

  第6章评价报告

  第107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重点关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展开情况、内部控制缺点认定及整改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整体情况;

  (3)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方法、范围、根据;

  (4)内部控制缺点及认定情况;

  (5)内部控制缺点的整改情况及重大、重要缺点采取的处理措施。

  (6)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第108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可以依照工作计划或年度实行,12月31日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基准日,并于6个月内完成评价工作。

  第109条关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送日之间是不是产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并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对评价结论进行相应调剂。

  第210条学校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公然,并重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利用,催促、检查缺点的整改,延续改进内部控制的实行和应用。

  第7章附则

  第2101条本办法由审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方案1、整体要求

  依照党的108届4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利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利制约的重点。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利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避免权利滥用”的要求,和省市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加快推动财政内控工作,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内部控制运行体系。

  2、工作目标

  通过查找、梳理、评估财政业务及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制定、完善并有效实行1系列制度、流程、程序和方法,对财政工风格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到达以下目标:

  (1)严肃行政纪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力,有效实行财政职能,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上级财政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

  (2)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并得到有效贯彻履行,各项财政业务活动合法合规。

  (3)严格遵照廉洁从政规定,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4)预决算报告和相干报告、工作记录和其他管理信息真实完全。

  3、 工作内容

  各股室(中心)要依照以下的内容,扎实推动内控制度建设。

  (1)稳步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1是制定指点各股室(中心)建立和实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2是根据基本制度和职责范围,结合局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制定法规及政策风险、预算编制及履行风险、机关运转及管理风险(含公共关系、信息管理、岗位利益冲突)等风险内部控制办法。3是各股室(中心)根据基本制度和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在查找本单位风险并定级、完善工作流程、界定各环节各岗位责任的基础上制定内部控制操作规程。4是制定内部控制专项检查究法和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完善人事管理、资产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进1步健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2)切实推动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履行。1是结合财政管理1体化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将基本制度和相应办法提出的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在相干信息系统中,通过授权控制和流程控制防范业务风险,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常态化。2是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内控专题培训,增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人员队伍素质,切实推动财政系统内控机制落实。3是组织各股室(中心)展开内控平常检查,汇总分析各股室(中心)内部控制中的新情况。4是组织内控有效性专项检查和考核评价,催促各股室(中心)切实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3)指点和推动全区财政系统的内控体系建设。在完善局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指点和推动全区财政系统的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4、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4月1日⑷月30日)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做好宣扬、发动、培训和组织部署工作。

  (2)制度建设阶段(2016年5月1日⑻月31日)

  依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组织论证评审后发布实行。

  (3)落实实行阶段(2016年9月1日⑴0月31日)

  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在相干信息系统;组织展开内控平常检查,切实推动内控机制落实。

  (4)完善总结阶段(2016年11月1日⑴2月31日)

  指点和推动全区财政系统的内控体系建设,总结提升我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经验和获得的成效,在有效履行基础上,进1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全区财政系统推行财政内控理念和具体制度办法。

  5、组织领导

  成立局内部控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内控委),负责确立局内部控制政策,审定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管理制度,部署内部控制的重大事项和管理措施,指点和催促各乡镇(街道)、局各股室(中心)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和管理措施。内控委主任由局长担负,副主任由相干局领导担负,委员由办公室、监察室、监督检查股(会计股)、预算股、国库股、综合股、行政政法股、科教文股、社保股、农业股(综改股)、企业股(国资股、外经股)、经建股、农综办、政府采购办(采购中心)、融资服务中心(债务管理股)、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等股室负责人组成。内控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内部控制工作情况,审议风险事件定级和责任追究建议,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内控委下设办公室,承当内控委平常工作。内控办设在监督检查股,由内控委成员股室(中心)有关人员组成,主任由分管监督检查股的局领导兼任,内控办成员由各股室(中心)指派专人负责。内控办负责牵头拟订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审核相干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审核各股室(中心)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并向内控委报告,对风险事件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解决方案。

  各乡镇(街道)参照同步展开,要依照要求和时间节点,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强化工作部署落实,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推动财政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6、职责分工

  基本制度及风险内部控制办法的拟订和组织实行,由各有关股室(中心)分别牵头负责。局监督检查股牵头内控办工作,负责制定内部控制基本制度;预算股、国库股份别牵头负责制定预算编制及预算履行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其中预算股牵头负责制定预算编制风险部份,预算股、国库股依照职责分工牵头负责制定预算履行风险部份;办公室牵头负责制定法规及政策风险内部控制办法、机关运转及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和内部控制问责制度。在拟订和组织实行专项风险管理办法中,各牵头单位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沟通调和机制。

  各股室(中心)负责本股室(中心)职责范围内的内控管理工作。1是根据基本制度和相干风险内部控制办法,制定本股室(中心)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做好内控工作;2是各股室(中心)主要负责人对本股室(中心)职责范围内的内控管理负总责,组织股室(中心)职责范围内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建设,3是各股室(中心)指定专人负责与内控办的工作联系,配合内控办的有关工作安排。

  7、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股室(中心)负责人是本股室(中心)内控工作第1责任人,要将建立和实行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1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筹划,周到安排,确保内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动。

  (2)认真抓好落实。各股室(中心)要认真查找股室(中心)风险并进行评估定级,通过界定各环节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制定完全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并切实抓好落实。

  (3)强化责任担当。要坚持“1岗双责”、“1案双查”,各股室(中心)负责人要牢固建立内控理念,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将内控意识贯穿于平常工作中,由“要我内控”变成“我要内控”,在股室(中心)内部营建良好的内控氛围。

  (4)加大检查力度。内控办要对各股室(中心)内部控制工作组织展开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控薄弱环节、查找缘由、梗塞漏洞。定期检查1年1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各股室(中心)内控制度建设、履行、风险事件应对及处理等情况。不定期检查的内容由内控办根据内控管理需要肯定。检查情况向内控委报告。

  (5)完善问责机制。将内控结果应用于干部提拔、任用、赏罚,和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评先等工作。对违背内控制度规定,出现风险事故的责任单位和干部职工必须严格执纪追责。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 考核评价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