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中考备考专题复习专题7《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专题 7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共 15 小题)

  1.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 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①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①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①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4.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 1415.29 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煤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B.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 D. 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6.我国“十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A. Zn+H 2 SO 4 (稀)=ZnSO 4 +H 2 ↑ B.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 2 O(气)

 H 2 +CO C. 太阳光分解水:2H 2 O 2H 2 ↑+O 2 ↑ D. 电解水:2H 2 O 2H 2 ↑+O 2 ↑ 7.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研究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 B. 开发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 D. 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 8.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 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 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9.如图将一根铜丝烧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

 A.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 清除了可燃物 C. 降低了着火点 D. 隔绝了氧气 10.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 P 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 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1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 氢气 B. 天然气 C. 酒精 D. 汽油 12.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氮气 B.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 80多种 C. 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 D.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3.煤的大量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各项可能是因为煤的大量燃烧而产生的后果是(

 )(1)温室效应(2)二氧化硫气体产生的酸雨(3)碳氢化合物的排放(4)臭氧空洞. A. (1)(2)

 B. (1)(2)(3)

 C. (1)(2)(4)

 D. (1)(2)(3)(4)

 14.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 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 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 15.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 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 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 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二、填空题(共 共 3 小题)

 16.我国“海洋石油 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 12 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D.获得氢气成本低 17.2013 年 12 月 14 日 21 时 11 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氧气、氢气的方法有: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离的; ①水电解法制氢气: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①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 H 2 和 C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①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从上述两种制法看,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

 18.《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①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①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

 2.【答案】A 【解析】①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的利用等,①可燃物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如氢气爆炸是有爆炸极限的, ①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只发生放热现象,也会发生吸热现象。

 3.【答案】C 【解析】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故 A 正确;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 B 正确;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水,损坏图书,故 C 不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故 D正确;故选 C。

 4.【答案】A 【解析】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都是新能源。

 5.【答案】B 【解析】一般说来,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A.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燃烧可以发光或火星四射,所以 A 是正确的,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也可以是缓慢氧化,不一定就是燃烧,B 是错误的,C.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正确,D.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也是正确的。

 6.【答案】C 【解析】A.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消耗化学药品,既不经济又不节能,故 A不正确;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需要高温,故不节约能源,故 B 不正确; C.太阳光分解水不需要消耗地球能源,只需太阳光和催化剂即可,是最节约能源的方案,故 C 正确; D.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故不是最节能的方案,故 D不正确。

 7.【答案】C 【解析】回收二氧化碳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而减缓大气温室效应,符合低碳的要求,故 A正确; B、风能、氢能使用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理念,故 B 正确; C、家用车代替公交车会大量消耗汽油,排放更多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要求,故 C 错误; D、利用垃圾发电,可减少垃圾对环境靠造成的污染,也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又环保又低碳,故 D正确。

 8.【答案】C 【解析】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A是错误的; B.白磷在冷水中,温度达不到着火点,通入空气后也不会燃烧,B 错误;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是正确的; D.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错误。

 9.【答案】A 【解析】仔细对照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可燃物蜡烛仍然存在,铜丝也并没有隔绝空气,只能是可燃物的温度降低了,因为冷的铜丝可以很快地把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去,所以 A是正确的,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C 是错误的。

 10.【答案】A 【解析】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错误; 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充足的氧气,从而燃烧,故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11.【答案】A 【解析】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12.【答案】C 【解析】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沼气、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13.【答案】A 【解析】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碳能够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是汽油等燃烧的不完全造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与煤的大量燃烧无关,臭氧空洞的形成也与煤的燃烧无关。

 14.【答案】D

 【解析】A.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 B.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 C.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加油站要严谨烟火,正确; 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然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上方,故错误。

 故选 D。

 15.【答案】B 【解析】A、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此项正确;B、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酸、碱、盐、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使农作物被污染,不能用于浇灌农田。此项不正确;C、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此项正确;D、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可将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离,从而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B项。

 16.【答案】(1)天然气 (2)2H 2 + O 2 2H 2 O 化合反应 C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液氢和液氧,条件为燃烧,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 2 +O 2 2H 2 O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液氢和液氧反应会生成水,所以应选 C 项。

 17.【答案】①沸点 ①负 ①C+2H 2 O CO 2 +2H 2 水 ① 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①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

 ①电解水时氢气出现在与负极相连的玻璃内,其体积是氧气体积的 2 倍。

 ①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焦炭和水蒸气;反应条件为高温;生成物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2 O H 2 +CO,在这个反应中水中的氧元素被夺走,发生了还原反应。

 ①由于上述两种制取氢气的方法分别为电解水、碳在高温条件与水蒸气反应;两个制取氢气的反应都需要消耗能源,制取出的氢气的价格较高,所以还不能广泛使用。

 18.【答案】①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移走可燃物

 ①充足的氧气 【解析】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①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根据灭火的三个原理:隔绝或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在着火点以下,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移走可燃物; ①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火势烧得更旺。

推荐访问:专题 备考 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