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基层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管理平台“易观测”项目二期公开招标公告589

 采购需求

 项目概况

 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管理平台一期项目以建立台站观测业务统一监控平台、观测任务管理平台、运行绩效评估平台、智能技术协助平台为目标,通过开发数据采集客户端、PC 端 Web监控管理后台、钉钉客户端三大系统,在实现台站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传输状态、网络状态等状态信息监控的基础上,完成了从台站故障实时报警、跟踪处理到观测任务自动发起、处理的全流程业务处理平台建设。同时,一期项目组织建立起一套集机器人问答、互动协助、知识检索下载为一体的专业知识库平台,并为观测人员提供了值班信息、任务执行历史、值班时段、履责时段故障率等信息的统计分析,基本形成了观测业务处理、知识经验协作的信息化和绩效考评的定量化,有效提升了气象观测管理的“循证决策”水平。

 本项目在基层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管理平台(一期)的开发基础上,深度与现有气象观测业务软件和数据环境进行数据交互与融合,优化完善台站观测业务统一监控平台、观测任务管理平台、运行绩效评估平台及智能技术协助平台,扩充微信、PC 端等运行依托平台,增加大数据可视化展示和社会化辅助观测等功能模块,在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处理分析方面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管理信息化、绩效考评的定量化,提升气象观测管理“循证决策”水平。“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管理平台”二期-“易观测”项目具体需求如下:

 功能需求

 ( 一 )

 一期的优化和完善

 1. 用户界面优化

 定义符合钉钉小程序 UI 设计规范的、统一的标准色、标准字、图标、按钮和公共控件,按照规范统一的页面布局、操作习惯,对钉钉端 H5 界面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完善,提升用户体验。

 2. 升级完善 C PC 端

 对现有依托钉钉客户端的 PC 端软件功能进行升级,设计开发脱离钉钉环境的、独立的PC 端 web 系统,基于 PC 端页面,重新设计开发界面及应用,满足用户 PC 端交互需求和操作体验。具体要求如下:

 (1)实现现有的钉钉移动端 H5 功能中的台站管理、告警管理、任务管理、知识库管理、绩效考核评估等功能模块。

 (2)按照省市县三级气象观测业务中的观测业务人员、装备保障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等多种角色进行分类,实现分级、分角色管理。

 (3)实现自定义表单设计、自定义任务下达、自定义工作流发起等功能,实现上级对下级的任务监控、统计等管理。

 3. 升级知识库系统

 对现有的观测知识库进行完善升级,建立知识库信息收录、检索和积分机制。

 (1)建立知识库更新机制,支持鼓励各观测业务人员录入知识库,过滤、去重后自动入库,成功入库后计算相关积分。

 (2)建立知识库应用激励机制,用户查看、采用的知识库内容时,给与查看者、采用者、贡献者不同的积分以鼓励使用知识库。

 (3)建立知识库交换机制,打通与省气象局其他业务系统的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公用。

 4. 台站运维绩效评估

 扩展台站级、市级、省级管理人员功能设计,在一期台站运维工作量统计基础上,针对工作质量、处理时效、详细协作任务(知识库更新和被引用数量、技术协助)等操作进行权重设置,建立绩效统计规则。对业务人员个人、单位进行绩效评估、分类统计,增加绩效评价展示平台。

 5. 优化分级分类告警策略

 在一期已实现的各种故障告警基础上,重新优化设计告警策略。告警分为故障告警和数据告警两大类,故障告警覆盖台站主要观测设备(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为主),实现观测设备运行状态、业务软件运行状态、数据传输状态和网络状态等相关现有业务系统和平台的故障信息采集和告警。数据告警主要包括数据疑误告警和重要天气告警,数据疑误告警基于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重要天气告警基于台站端原始观测数据及省级自动在线快速质控入库后的观测数据,主要包括冰雹、雪、雨夹雪、大风、视程障碍、短时强降水等自动观测数据的实时告警。

 优化故障告警策略,在告警信息应报尽报的基础上,建立现有台站主机、ISOS、CTS 发送、CTS 接收、ASOM、CIMSS、天镜(网络状态)等告警信息综合诊断分析机制,实现基于同一故障源的告警信息合并,避免重复告警,细化同一故障的告警策略,合理设置告警频次;优化数据疑误告警策略,实现可疑、错误、缺测等观测数据分类报警。探索故障告警和数据疑误告警综合诊断分析和合并报警策略。制定相关告警标准,针对超时未处理的告警、大面积的告警等关键告警信息,根据不同的时效、故障类型向不同级别的业务管理人员推送告警。

 6. 台站机房环境监控

 选择黄山、九华山、寿县、合肥等四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为试点,安装相关动态环境监控和视频监控设备,实现机房和值班室环境的市电供电状态、发电机状态、UPS 状态、温湿度、水浸、门禁、烟感、视频等信息采集、监控显示和报警。

 7. 优化观测任务管理平台

 根据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优化梳理现有观测任务类型及任务模板设定,力争覆盖目前所有观测任务,在不增加台站人员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各类观测任务发起、执行、协同、关闭以及执行信息采集和管理配置全流程信息化。

 (二)

 扩充运行依托平台

 1. 微信平台

 在一期基于钉钉平台开发基础上,实现与微信适配对接,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或钉钉两种方式进入平台并完成相应操作。

 (1)按照微信的 UI 设计规范,优化调整钉钉小程序 UI 设计,实现基于微信的用户绑定、消息提醒等功能。

 (2)利用微信新开发灾害天气辅助观测模块,实现气象系统用户登录后进入易观测平台,非气象系统用户登录进入灾害天气辅助观测平台。

 (3)实现钉钉和微信平台数据同步。

 C 2.PC 端

 实现台站观测数据、设备状态、各业务运行系统状态的全面监控展示,并实现与各业务软件的在线交互操作。

 ( 三 )

 与现有业务平台交互

 实现与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信息化平台(含中国局气象观测质量体系运行管理平台)、ISOS、安徽省区域站运维平台、MDOS 平台的双向数据交互。

 (1)实现与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的 ISOS 软件数据交互,通过手机“易观测”平台,录入或修改相关观测数据,实现接收省级告警后台站观测数据人工质控,实现台站应急观测,通过 ISOS 客户端上传入库至省级。

 (2)实现与运维平台的运维数据交互,通过手机、PC 端填写提交各种日常维护信息,包括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

 (3)通过“易观测”平台实现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录入填写,并与相关业务系统集成交互。

 (3)与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信息化平台对接,实现各类运行状态的采集监控和各种维修表单信息提交反写,并符合气象观测质量体系运行要求。

 ( 四 )

 大数据可视化展示功能

 对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开发省、市、县三级观测业务数据、状态监控展示平台,对观测业务全流程进行实况展示、全面监控与可视化管理,最终实现全面监控、智能运维、辅助决策、可视化运营管理等综效。

 (1)实现对所辖观测站监控和集中展示。在 GIS 地图呈现各类观测站的位置及分布情况,使用不同的图形标识国家站、区域站、高空站、土壤水分、雷达、闪电定位仪、GNSS/MET、大气成分等各类观测站(设备),使用不同的颜色反映各观测站(设备)的状态,使用不同的轨迹反映观测站网的网络情况。点击各故障点,显示故障的详细情况。

 (2)实现对观测人员的调度,GIS 地图设置不同的图形,可叠加显示当班观测员和征得同意的非当班观测员的动态位置信息,可在线通过视频、电话、短信息实时调度。

 (3)实现对观测任务的跟踪,在 GIS 地图上显示各台站进行中的所有任务数量,可查看任务的具体信息和流转节点。

 (4)实现对观测质量的统计分析,可按照省市县不同统计方式,对观测数据质量、台站状态、网络状态、人员绩效进行数据挖掘和钻取,按照曲线、柱状、等可视化图表呈现。

 (5)实现多终端的分级展示。按照省市县 3 级不同的权限显示、统计各自辖区的台站、人员的信息,按照大屏幕、电脑设计、移动端 3 种不同分辨率的进行展示界面设计。

 ( 五 )

 社会化辅助观测系统

 利用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开发灾害天气的社会化辅助观测平台,供天气信息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灾害性天气的观测,有助于提高气象灾害调查、防御的时效性。

 梳理积雪、雷暴、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现象,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天气现象等级; 建立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规范和管理办法、气象信息员辅助观测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 研发供乡村信息员、气象爱好者进行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微信小程序,按照向导式上传流程分类别、分级别的记录实时天气现象和实时灾情等气象信息,并通过文字、图像等表现形式进行补充描述,同时利用 GPS 或无线网络标注地理坐标。

 研发数据分析监控系统,实现用户上传的观测资料的多条件、多形式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展示。

 ( 六 )

 提供统一的接口服务

 开发与各类系统数据对接的 WebAPI 接口,实现 ISOS、ASOM、MDOS、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信息化平台(含观测质量体系运行管理平台)等系统与本系统的各类数据接入功能,主要包括:

 1.机房动环数据上传接口:供各市县局机房上传机房动力环境相关数据,如市电供电状态、UPS 状态、温湿度、水浸、门禁、烟感、门禁等。

 2.网络状态数据上传:各市县局的网络状态数据上传。

 3.预报预警数据上传:预警信号、临近极端天气上传。

 4.数据提供接口:开发系统中各类数据调用接口,包括各台站的观测相关数据,如主机状态、传感器状态、各种台站告警信息、故障处理进度等。

  5.数据接口须提供安全认证服务。

 ( 七 )

 培训与推广 应用

 1. 开展专题培训

  针对全省的观测业务人员,在合肥召开一次专题培训班,对平台进行培训推广。培训规模不少于 200 人/日。

 2 2 、建立激励机制

 连续三年开展用户使用激励活动,对于在社会化辅助观测、知识库建立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进行激励,每年用于激励的总金额不少于 2 万元。

 3. 外省推广应用

 在安徽省以外完成至少一个省级气象部门的平台推广,匹配该省的观测业务现状,对平台进行移植改造,并配合开展培训工作。

推荐访问:观测 安徽省 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