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复习笔记】高成兴《国际贸易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 内容简介 目 录 导 论 0.1 复习笔记 0.2 课后习题详解 理论篇 第1章 国际分工(上)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国际分工(下)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国际服务贸易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国际市场的结构与特点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国际价值与价格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国际贸易利益及价值转移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政策篇 第7章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措施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世界贸易组织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实务篇 第10章 客户调研和贸易谈判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交易程序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交易条件(上)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交易条件(下)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贸易方式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电子商务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营销篇 第16章 市场策略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产品策略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 定价策略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9章 销售渠道策略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0章 促销策略 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

 导 导 论 0.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就是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②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因此,从根本上说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二、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1出口与进口 出口与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对运进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进口;对运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各国在编制对外贸易统计时,列入出口和进口范围的货物,只包括因外销和外购而运出和运进国境的货物。

 在一定时期内,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称为净进口。净出口和净进口这两个指标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2.贸易差额 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称为“贸易差额”。当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亦称“出超”;出口额小于进口额,称为“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亦称“入超”。

 3.贸易额与贸易量

 贸易额又称为贸易值,是一个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般都用本国货币和美元表示。贸易额通常分为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两种。其中,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贸易量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与贸易额相比较,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计算步骤如下:

 (1)选择某一年份如2010年为基期,进口价格指数 为1。

 (2)计算当期如2014年的进口价格指数 。选择一组典型商品,计算其基期加权总值;计算同一组相同数量的商品的当期加权总值 。

 (3)用当期进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期进口额,即得进口量。

 (4)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口量。

 (5)贸易量=进口量+出口量。

 4.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贸易条件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贸易条件改善是指进出口时期与基期相比较而言,交换比价上升,即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反之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5.贸易的地理方向 从一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同世界各国(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这一指标反映了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6.贸易的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国出口商品的构成取决于它的国民经济状况、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等因素。

 三、国际贸易的类型划分 1按商品流向划分 按商品流向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1)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和加工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2)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称为复进口或再输入。

 (3)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向丙国输送销售,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2.按国境和关境划分 按国境和关境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1)总贸易是指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和划分标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出口。总进口和总出口相加,称为总贸易额。

 (2)专门贸易是指以货物通过关境作为统计和划分标准的进出口贸易。凡是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列为专门进口;凡是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的货物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和专门出口额相加称为专门贸易额。

 3.按商品形态划分 按商品形态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1)有形贸易是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有形贸易的进出口额要经过海关手续,并表现在海关贸易统计上,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

 (2)无形贸易简称为劳务贸易,是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活动,例如运输、保险、金融、国际旅游、技术转让等方面各种劳务的提供和接受,以及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手续,一般不表现在海关统计资料上,但也是一国国际收支的构成部分。

 4.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划分 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1)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商品生产国是间接出口,商品消费国是间接进口。

 (3)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交易关系,仍属于转口贸易。

 5.按清偿工具划分 按清偿工具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和易货贸易。

 (1)自由结汇方式贸易又称现汇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

 (2)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以经过计价的商品货物作为清偿手段。

 6.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

 (1)水平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2)垂直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0.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国际贸易 答: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与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不同的是,对一国而言的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就是国际贸易。

 2出口与进口 答:出口与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对运进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进口;对运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需要注意的是,各国在编制对外贸易统计时,列入出口和进口范围的货物,只包括因外销和外购而运出和运进国境的货物。凡不是因为买卖而运进运出的货物,都不包括在进出口之列。

 3贸易差额 答: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当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亦称“出超”;出口额小于进口额,称为“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亦称“入超”。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不过,长期顺差不一定是好事,逆差也并非绝对是坏事,从长期趋势来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该基本保持平衡。

 4贸易额与贸易量 答:贸易额又称为贸易值,是一个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般都用本国货币和美元表示。贸易额通常分为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两种。其中,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贸易量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与贸易额相比较,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

 5贸易条件 答:贸易条件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贸易条件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6贸易的地理方向 答:从一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反映一国同世界各国(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反映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7贸易的商品结构 答: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国出口商品的构成取决于它的国民经济状况、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等因素。一国出口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越大,反映该国的生产水平越高,从而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一国出口商品构成越是多样化,就越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及变化,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就相对有利。

 8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 答:有形贸易是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有形贸易的进出口额要经过海关手续,并表现在海关贸易统计上,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

 无形贸易简称为劳务贸易,是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活动,例如运输、保险、金融、国际旅游、技术转让等方面各种劳务的提供和接受,以及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手续,一般不表现在海关统计资料上,但也是一国国际收支的构成部分。

 9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答: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其中,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10自由结汇方式贸易与易货贸易 答:按清偿工具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和易货贸易。

 自由结汇方式贸易又称现汇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在当今国际贸易中,能够充当这种国际支付手段的货币,主要有美元、英镑、德国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等。

 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以经过计价的商品货物作为清偿手段。易货贸易的特点是:两国间直接以货物交换货物,进口与出口直接联系起来,双方有进有出,一方既是买方,同时又是卖方,进出平衡,不以外汇支付。这种贸易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交换的货物不易对路,交换过程比较复杂,交换金额不易平衡。在外汇支付不困难的条件下,很少采用。

 二、思考题 1国际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答: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的特点有:

 (1)困难大。由于各国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和贸易法规等不同,世界市场上贸易障碍多,交易技术困难多,交易接洽不方便,贸易对手资信调查和市场调查不易,所以国际贸易的困难大于国内贸易。

 (2)复杂。国际贸易在内容、程序等方面均比国内贸易复杂得多,货币与度量衡制度、商业习惯、海关制度,以及国际汇兑、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也均比国内贸易复杂。

 (3)风险多。经营国际贸易可能发生的风险多,包括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

 2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答: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

 (1)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对运进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进口;对运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需要注意的是,各国在编制对外贸易统计时,列入出口和进口范围的货物,只包括因外销和外购而运出和运进国境的货物。凡不是因为买卖而运进运出的货物,都不包括在进出口之列。

 (2)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当出口额与进口额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出口额小于进口额,称为“贸易逆差”。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

 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不过,长期顺差不一定是好事,逆差也并非绝对是坏事,从长期趋势来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该基本保持平衡。

 (3)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额又称为贸易值,是一个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般都用本国货币和美元表示。贸易额通常分为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两种。其中,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贸易量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与贸易额相比较,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

 (4)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贸易条件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5)贸易的地理方向。从一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反映一国同世界各国(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状况,反映各国(地区)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6)贸易的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国出口商品的构成取决于它的国民经济状况、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等因素。一国出口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越大,反映该国的生产水平越高,从而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一国出口商品构成越是多样化,就越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及变化,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就相对有利。

 理论篇 第 第1 章 国际分工(上)

 1.1 复习笔记 一、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生产力因素 生产力的变化对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市场; (2)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加强,它把原本连贯的生产过程分解为相互联系但又相互独立的不同生产部门; (3)随着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这可能使本国原料和其他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产生质量、结构或数量上的不适应,促使一国从国际市场上寻找适宜的原料、中间产品,这就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4)在新的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飞机、巨轮、电子通信等全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联络手段,为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生产关系因素 生产关系因素主要是指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或生产的国际关系。

 (1)参与国际分工国家内部的社会生产关系因素 生产关系最重要的内容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制约、决定着一国生产关系和对外经济联系的性质,并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带有强制、畸形和剥削的性质与特征。

 (2)生产的国际关系因素

 国际贸易或国际分工,在资本主义(占主导)条件下,本质上是国际资本与国际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经济关系,但在现象上却往往表现为各国企业即各国资本之间的关系。国际分工又表现为不同的情况。

 ①在发达国家之间,由于生产力水平相近,国际分工呈水平型,主要表现为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即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 ②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差较为悬殊,国际分工呈互补性的垂直型,即发达国家主要从事高资金、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生产,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农、矿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3.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因素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条件对于某种具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为参与国际分工与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但在自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形成现实的国际分工,则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实际的生产关系。

 二、国际贸易的动机与原因 (1)现象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价格差是使商品从低价格国家向高价格国家流动的动力。在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供给弹性极大的条件下,只要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本国将出口商品;反之,如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本国将从国外进口商品。

 价格差异造成商品的跨国流动只是一种现象形态,它只表明了现象,并没有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商品国际交换的原因需要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进行分析才可能被揭示。

 (2)社会再生产与国际贸易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资本的运动可以从下面的公式中得到说明:

 ①购买阶段。一国之所以到国际市场中去购买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大多是因为本国不具备某些生产资料,或者生产量不足以满足应用,或者本国缺乏某种素质的人才,不得不去国际市场采购或聘用。另外,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从其他国家购买生产资料或聘用工人,成本也可能低于国内,这些都会使一国到国际市场去完成再生产第一阶段的购买过程;

 ②生产阶段。公式中的第二阶段属于流通的中断,而国际贸易是流通的一部分,因此流通环节势必会对国际贸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③售卖阶段。公式中的第三阶段,是收回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实现过程既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进行,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但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中,完成的职能却是相同的,即收回初始的投资价值和实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增值价值。

 因此国际贸易的基本作用,除了互相交换不同的使用价值之外,就是收回初始的投资价值和实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增值价值,在这一点上是与国内贸易毫无二致的,只是地域上有所扩展,超越了一国国界。

 (3)价值增值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在本质上都是在执行收回初始投资和实现价值增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是剩余价值)的职能,把它用公式表现出来为:

 如果进一步把实现过程分解,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中,除了收回初始投资、实现价值增值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投资者还会得到部分超额利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即超额剩余价值),因此再生产第三阶段的公式可以被改写为: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国际贸易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离不开国际贸易,因而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与封建主义相比,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开放的,离开了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可能诞生与发展起来的。

 ②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扩大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成为世界体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使资本主义矛盾的世界性质得到充分体现的途径。

 三、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1723~1790)创立。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1.绝对优势的概念 绝对优势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如果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那彼此都可以获得绝对优势的好处。

 2.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 (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3.绝对优势理论简评 绝对优势理论深刻地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该理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绝对优势理论针对的只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例,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时成本均比其他国家高,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其他国家,该国是否还具有参加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相应优势的资格呢。因而,这一理论不能说明存在于国际贸易中的一般规律。

 四、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给予详细阐述的。目的在于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一国即使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好处。比较优势是利益比较的结果。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假设前提 (1)采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进行分析,即假设世界是由两个国家组成,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 (2)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且两国国内充分就业; (3)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

 (4)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亦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同时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5)劳动决定商品价值,且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 (6)一国公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不受自由贸易的影响。

 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以上述假定为前提,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

 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为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3.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之处 相对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论证了各国依据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

 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揭示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的互利性。它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这是该理论在研究国际分工方面的主要贡献。

 4.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 (1)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优势理论力求说明,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在于国内、国际市场中有着不同的交换比率,在这一点上该理论并不全错,但用这一点作为解释贸易发生的全部基础却是不对的; (2)比较优势理论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且不符合经济现实,这就大大削弱了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 (3)比较优势理论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

 ①按照这一理论,比较优势相差越大则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从这点出发目前贸易应该最容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而现实中国际贸易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②按照这一理论,国际商品交换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因而从这点出发,世界各国为获得贸易的比较优势应该都会自觉自愿地实行自由贸易,但在国际贸易现实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从来都未实行过彻底的自由贸易,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实行某种贸易保护政策;

 ③按照这一理论,国际贸易双方是互利的,不存在价值转移和国际剥削,甚至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国际贸易节约的社会劳动更多,这与当前国际贸易中富国总是剥削穷国的事实相悖,因而也使得这一理论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为现行旧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辩护; ④按照这一理论,由于国际交换与国内交换的比率不同,出现了与该理论创始人之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相违背的情况。李嘉图自己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难解性,只好认为“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5.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说明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说明,是以机会成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及利益的。

 (1)封闭条件下的生产与交易 如图1-1所示, 、两点分别为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经济均衡点,表示资源的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和社会福利达到了最大化。

 、 两点的切线 和,它们的斜率分别表示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商品的相对价格。比较A、B两国国内相对价格可知,A国在生产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 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图1-1

 封闭条件下的生产与交易 (2)比较优势的说明 如图1-2所示,A、B两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即A国放弃部分产品的生产,将因此而让出来的资源去扩大 产品的生产,在图1-2中表现为点沿生产可能性曲线左移;而B国相反,其生产点沿生产可能性曲线右移。

  图1-2

 比较优势的说明 、 两点分别移动到 、 点时,A、B两国国内相对价格相等,形成的统一交换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此时,A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并用 产品去换产品,出口 数量的 产品,进口 数量的产品,交换使消费福利水平提高;B国专业化生产 产品,并用 产品去换 产品,出口数量的 产品,进口 数量的 产品,交换使消费福利水平提高。

 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国际分工 答: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①生产力因素;②生产关系因素;③自然条件因素。

 2水平型分工 答:水平型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从历史上看,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发展有先后,技术水平不一,形成了这种类型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与产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类型分工进一步发展,而且从发达国家之间延伸到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

 3垂直型分工 答:垂直型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19世纪形成的传统国际分工就属于垂直型国际分工。当时少数欧美国家是工业国,而绝大多数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则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农、矿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类型的分工有所削弱,但仍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分工类型。

 4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答:供给曲线是显示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根据商品不同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而成;需求曲线是显示一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根据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而成。

 5绝对优势理论 答:绝对优势理论可以被看成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例。它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提出的。绝对优势实际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如果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那么彼此都可以获得绝对优势的好处。

  6比较优势理论 答: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之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给予详细阐述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商品,而只应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交换,可以增加世界产量,提高生产率,参与交换国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

 7机会成本 答:机会成本是指为获得生产一单位追加的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价值。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8生产可能性曲线 答: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分配所形成的替代关系,即在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同产品组合的产量。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与过度的问题。

 9社会无差异曲线 答:社会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一簇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

 二、思考题 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占什么地位? 答: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及其地位分别为:

 (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生产力因素

 生产力的变化对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①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市场; ②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加强,它把原本连贯的生产过程分解为相互联系但又相互独立的不同生产部门; ③随着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这可能使本国原料和其他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产生质量、结构或数量上的不适应,促使一国从国际市场上寻找适宜的原料、中间产品,这就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④在新的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飞机、巨轮、电子通信等全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联络手段,为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生产关系因素 生产关系因素主要是指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或生产的国际关系。

 ①参与国际分工国家内部的社会生产关系因素 生产关系最重要的内容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制约、决定着一国生产关系和对外经济联系的性质,并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带有强制、畸形和剥削的性质与特征。

 ②生产的国际关系因素 国际贸易或国际分工,在资本主义(占主导)条件下,本质上是国际资本与国际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经济关系,但在现象上却往往表现为各国企业即各国资本之间的关系。国际分工又表现为不同的情况:a.在发达国家之间,由于生产力水平相近,国际分工呈水平型,主要表现为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即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b.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差较为悬殊,国际分工呈互补性的垂直型,即发达国家主要从事高资金、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生产,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农、矿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3)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因素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条件对于某种具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为参与国际分工与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但在自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形成现实的国际分工,则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实际的生产关系。

 2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1)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最为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2)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①该理论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优势理论力求说明,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在于国内、国际市场中有着不同的交换比率,在这一点上该理论并不全错,但用这一点作为解释贸易发生的全部基础却是不对的。事实上,比较优势只是进行国际贸易比较次要的原因而决非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②比较优势理论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且不符合经济现实,这就大大削弱了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例如,关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和国际间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充分就业的假设、物物交换的假设等均不符合经济现实,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的假设、短期和静态的假设等则过于苛刻,在这些严厉条件下论证的理论很难作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

 ③比较优势理论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表现在:

 a.按照该理论,比较优势相差越大则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从这点出发,目前贸易应该最容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而现实中,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b.按照该理论,国际商品交换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因而各国为获得贸易的比较优势应该都会自觉自愿地实行自由贸易。但是,在国际贸易现实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从来都未实行过彻底的自由贸易,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实行某种贸易保护政策。

 c.按照该理论,国际贸易双方是互利的,不存在价值转移和国际剥削,甚至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国际贸易节约的社会劳动更多,这与当前国际贸易中富国总是剥削穷国的事实相悖,因而也使得这一理论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为现行旧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辩护。

 d.按照该理论,由于国际交换与国内交换比率的不同,出现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相违背的情况,李嘉图自己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难解性,只好认为“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3什么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说明?

 答: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说明,是以机会成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及利益的。机会成本是指为获得生产一单位追加的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价值;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分配所形成的替代关系,即在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同产品组合的产量。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使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1)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和交易 如图1-3所示, 、 两点分别为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经济均衡点,表示资源的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和社会福利达到了最大化。、 两点的切线 和 ,它们的斜率分别表示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商品的相对价格。比较 、 两国国内相对价格可知, 国在生产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 国在 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图1-3

 封闭条件下的生产与交易 (2)比较优势的说明 如图1-4所示, 、 两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即 国放弃部分产品的生产,将因此而让出来的资源去扩大 产品的生产,在图1-4中表现为点沿生产可能性曲线左移;而 国相反,其生产点沿生产可能性曲线右移。

  图1-4

 比较优势的说明 、 两点分别移动到 、 点时, 、 两国国内相对价格相等,形成的统一交换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此时, 国专业化生产 产品,并用 产品去换产品,出口 数量的 产品,进口 数量的 产品,交换使消费福利水平提高;国专业化生产 产品,并用 产品去换 产品,出口 数量的 产品,进口 数量的产品,交换使消费福利水平提高。

 第 第2 章 国际分工(下)

 2.1 复习笔记 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概述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赫-俄模型,又称H-O模型,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Hecksher)和俄林(B.Ohlin)师生俩提出。赫-俄模型从各国资源禀赋即生产要素供给情况的不同,具体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原因、国际贸易的格局和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赫-俄模型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从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末这段时期内,赫-俄模型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几乎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代名词。

 2.赫-俄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 (1)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每种产品至少是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生产物,且两国同量劳动或资本在相同时间内生产量是一样的。

 (2)两个国家在生产同一产品时,生产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即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这样,产量只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间则完全不能流动。

 (4)在两个国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因而利息率相对较低的国家,另一个则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因而工资率相对较低的国家。

 (5)一些其他因素,如需求偏好的影响、贸易的有形无形壁垒、运输成本的影响等均被排除。

 3.赫-俄模型与比较优势理论研究视角的差异 与比较优势理论相比较,赫-俄模型的假设前提中,除了与之相同的如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完全不能流动等,还有一些是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极为不同的。

 (1)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赫-俄模型的假设前提则认为这并不完全,商品靠单一要素是无法生产的,其他要素如资本、土地在生产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2)李嘉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应用,而赫-俄模型则暗含着国内、国际贸易都是不同区域间的商品交换,本质是相同的。

 (3)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各国间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而赫-俄模型在论述国际贸易时却把各国在生产中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同种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劳动生产率作为论述的前提。

 4.赫-俄模型的结论 (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以自己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2)如果两国生产要素存量(如劳动与资本)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间发生贸易关系。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会使各国要素报酬(如工资、地租、利息)的国际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5.赫-俄模型的理论特点 (1)赫-俄模型是建立在三要素(即劳动、土地、资本)论的基础之上的。三要素论的主要论点是,劳动、土地、资本是一切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商品价值是由这三个要素共同创造的,劳动的报酬是工资,使用资本的报酬是利息,使用土地的报酬是地租,这些报酬(收入)确定了商品的价值。

 (2)赫-俄模型从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出发进行分析,与经济实际结合得比较密切。但从另外的方面看,这一理论最终把贸易产生的原因推演为自然禀赋条件。事实上,自然禀赋条件只为国际分工的形成、贸易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可能性要变为现实尚需一定的条件,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因此单从可能性分析贸易的原因,单从可能性推演出贸易商品结构与地理格局,不是十分严谨,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

 (3)赫-俄模型的某些前提条件不符合实际。例如,两国贸易模式是静态经济,排除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把各国的相对优势看做是一成不变的,这实际上否定了发展中国家在发掘潜在优势方面所做努力的必要性。另外,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4)赫-俄模型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符合实际,没有能够完全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客观运动规律。在现实中,具有相对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并不意味着只能成为资源型产品出口国,具有相对丰富资本的国家也并不一定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国。

 (5)赫-俄模型并未认真分析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事实上,在现代经济中,消费和需求对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列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 1列昂惕夫反论 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根据赫-俄模型的主要观点,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进口的则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基于以上认识,于1953年利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以美国情况为例,对赫-俄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结果与理论判断正好相反。这一检验结果与赫俄模型理论推断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列昂惕夫反论(或列昂惕夫之谜)。

 2.对于列昂惕夫反论的解释 (1)列昂惕夫对于反论的解释 1956年在一篇论文中,列昂惕夫对于自己做出的“反论”给予了理论说明。他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按照他的解释,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具有相同机器设备国家工人的3倍。这样,如果劳动按照其他国家...

推荐访问:笔记 课后 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