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 (修订征求意见稿)

 三、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 (一)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瞄准国际产业方向和竞争制高点,省市联动、三链融合,深入推进计算机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动力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增材制造(3D 打印)等领域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研究在精准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加强中期评估和动态调整,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重大战略产品、转化应用一大批重大产业科技成果、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龙头骨干企业。

 专栏 1: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 (1)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以小型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方向,重点研发应用一体化功能核心芯片及相关辅助关键技术,并在智能终端、物联网、移动互联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2)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重点开展移动智能终端核心软件、关键器件、高速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移动云计算、移动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

 (3)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组织开展混合云管理、云端和终端资源的自适应协同与融合、云服务开发与部署等云计算核心软件技术开发,开展大数据知识表达、推理和学习、智能分析和挖掘关键技术研究,掌握大数据组织管理关键技术及数据资产的云环境部署运行关键技术,推进基于“天河二号”的高性能计算及大数据应用及产业化。

 (4)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开展可印刷 TFT 阵列组成结构以及性能提升的材料体系、可印刷发光显示或反射式显示材料体系、面向量产印刷柔性 TFT 背板和柔性高分辨彩色显示的工艺集成/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相关新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

 (5)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攻克新型实用性照明通信 LED、大规模高速多域并行传输等关键技术,研制符合高速传输国际标准的可见光通信模拟前端和数字基带两种商用芯片,开展可见光国际标准、LED 标准光组件分类国际标准研制。

 (6)智能机器人。开展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传感技术、离线编程系统、可靠性技术及集成技术的研发,攻克机器人核心部件、结构设计与优化等关键技术,加快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技术研究,建立若干应用示范生产线。

 (7)新能源汽车电池与动力系统。开展新型高能量、高功率比、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磷酸铁锂系、三元系等新型电池材料、高性能、低成本的永磁电机、高效传动

 及其控制管理系统以及解决大电流均衡与热管理等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

 (8)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制定干细胞关键技术路线图,开展符合临床级别的多能干细胞制备与诱导分化技术、组织构建技术、基因修饰技术,以间质干细胞为代表的成体干细胞分离扩增、存储、示踪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建立符合临床应用要求的干细胞生产和制备标准。

 (9)增材制造(3D 打印)。重点开展 3D 打印材料、高性能 3D 打印设备、激光 3D 打印复杂精密模具等关键技术研发,研制金属、非金属 3D 打印装备,生物医疗 3D 打印技术和产品。

 (二)加强 重点 产业领域共性技术攻关 围绕我省发展产业新体系的需求,针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重大制约的关键核心技术,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科技攻关,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养的技术瓶颈,切实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中高端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我省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1. 新一代信息。

 顺应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发展趋势,围绕我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创建自主品牌和掌握自主可控技术为导向,重点围绕关键电子和光电元器件、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大数据与云计算、制造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通信设备、新型显示和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加快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成长为新支柱产业。

 专栏 2:新一代信息技术

 (1)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重点突破新型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发展高性能通用及专用芯片,以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高性能化、无害化为发展方向,增强电子元器件产品性价比和可靠性,促进自主配套。

 (2)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突破云计算与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等关键技术,加强信息组织、数据智能分析、挖掘和虚拟化技术研究,在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具备一定应用规模的云计算与大数据系统解决方案和关键产品。支持云计算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加快深圳、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发展,增强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信息管理服务能力。

 (3)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重点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基于 SDN/NFV 的新兴网络技术、新型无线传输等新型互联技术,在芯片、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智能装备、高性能传感器、高端路由器、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加快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

 (4)基础软件与信息安全技术。重点研发制造业核心软件和基础设计平台,加强开发嵌入式软件、工业控制操作系统、大型复杂系统仿真软件、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防护产品以及动漫设计制作软件、新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

 (5)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突破低温多晶硅、氧化物背板工艺大规模生产技术,提升

 8.5 代以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面板和 4、5 代以上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生产能力与工艺水平,开发基于 TFT 材料的新型印刷显示技术,发展配套有机发光材料、靶材、偏光片、驱动芯片、光刻设备与检测设备。

 (6)通信设备制造。以智能化、集成化为导向,重点研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全球卫星导航设备,以及北斗星系统、智能交换系统、通信核心网系统、综合接入系统、新型智能终端、智能可穿戴产品等关键产品。

 2. 智能绿色制造。

 聚焦一批关系我省主要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础部件和一批与产业安全密切相关的关键支撑技术,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部件、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嵌入式工业控制芯片、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绿色制造技术,推进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技术及新型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研发和产业化,形成支撑智能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体系和核心部件系统创新能力。

 专栏 3:智能绿色制造技术 (1)核心基础部件。重点发展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智能控制器、精密减速器、高速精密传动装置、控制系统、重载精密轴承、高性能液压/气动/密封件、大型铸锻件等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研发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关键基础部件和功能部件产品。

 (2)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重点发展新型传感器、微机电传感器、自检校自诊断自补偿传感器,以及工业自动化环境下的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研发高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高可靠性的智能仪器仪表。

 (3)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重点研发有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性能一致性稳定性的先进制造工艺和有利于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的绿色制造工艺,发展工程化微米、亚微米加工工艺和封装技术、微纳制造技术、先进激光技术。

 (4)嵌入式工业芯片。着力研发面向工艺过程控制和特殊控制的两个系列片上控制模块芯片,并针对工艺仪器、装备数控系统、智能电表等不同行业进行应用。

 (5)智能制造新材料。重点发展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稀土材料等,推进关键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6)绿色制造。围绕汽车、工程机械、电子电器、机床、印刷机械、矿山机械、石化设备等产业对节能减排要求,重点开展绿色创新与优化设计、产业制造工艺绿色化、流程工业传统工艺绿色化、绿色回收处理与再制造等新技术与设备开发,完善绿色制造基础数据研发与积累、技术规范与标准制订以及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制造业向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3. 新能源

 围绕我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继续研发太阳能、风能光伏装备、风电装备,加快推动核能与核安全技术、智能电网以及建筑节能技术实现新突破。

 专栏 4:新能源技术

 (1)太阳能利用技术。重点推进下一代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的研发,突破高效晶硅电池技术、薄膜电池技术、聚光光伏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集成技术等,开发高温气冷堆、10 兆瓦及以上光伏发电技术及装备。

 (2)风能利用技术。重点突破发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与检测技术,研究发展多兆瓦级大型机组的自主设计、制造技术,大型风电场优化技术,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系统接入技术等。

 (3)核电开发技术。重点开展核电安全运营、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

 (4)智能电网技术。重点发展新型传感测量、通讯信息、电能质量控制、决策支持、超导、分布式电源柔性接入技术等智能电网先进技术。

 (5)建筑节能技术。重点研发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大型综合体的能源互补与梯级利用技术、新型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等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加强高效浓缩技术、基于储能的冷热电综合利用技术、机电产品节能技术、能源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技术以及能量回收技术研发。

 4. 新材料。

 针对我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加快新型电子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研发,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芯片、封装和散热材料,半导体光伏材料,新型电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与纳米材料,先进电池材料和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等。

 专栏 5:新材料技术

 (1)高性能复合材料。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双金属及多金属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性能生物基复合材料;加快发展新型工程塑料与塑料合金、高性能合成树脂、新型阻燃改性塑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

 (2)特种功能材料。加快发展特种功能焊接、喷涂、密封材料,以及相关超导材料、智能材料与超材料;重点发展传感材料、非晶纳米晶合金材料、碳纤维材料、石墨稀、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环保型可降解塑料、低碳型和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等。

 (3)稀土与纳米材料。加快发展稀土磁性材料及其制品、稀土功能助剂等高性能稀土材料;大力发展纳米粉体材料、纳米硬质合金材料、纳米膜材料等新型纳米材料。

 (4)新型电子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印刷 OLED 显示材料、大功率 LED 材料、新型特种光纤材料及制备技术、高性价比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及技术 (5)高性能动力和储能电池等材料。重点突破先进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动力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及制备、功能电解液的研究及其制备技术及动力与储能电池关键器件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积极推进超级电容器等动力及储能电池产品及下一代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液流电池等动力与储能电池体系。

 (6)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重点研究开发加工性好、性能稳定,满足商业化应用要求的 TFT 材料以及关键配套材料体系;;研究开发柔性印刷显示核心装备及相关显示驱动芯片技术。

 5. 生物医药。

 以生物医药、现代化中药、特色化学原料药、药物制剂、体外诊断试剂、高端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和新型智能康复系统与设备及关键制药装备等为重点,加强干细胞、转基因、生物信息、大型诊断医疗设备、创新药物开发等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专栏 6:生物医药技术 (1)干细胞与转基因技术。重点突破干细胞规模化生产与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治疗用重组细胞因子为主的基因工程多肽等基因药物,发展重组蛋白药物大品种、抗体药物和联合疫苗、治疗性疫苗、重组疫苗等新型疫苗,开展基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的器官再造与转化研究。

 (2).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重点发展高科技基因诊断、医学影像诊断、放射治疗等医疗器械以及诊断试剂技术,大力发展核磁共振(MRI)、正中子断层照相(PET)、肿瘤放射治疗装置等以核技术为基础的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加快发展全自动生化检测设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新型医用诊断仪器与设备,推动医疗机器人、可穿戴健康产品、健康检测仪器在远程医疗、数字化医疗、专家会诊等领域的应用。

 (3)创新药物。发展创新药物、头孢类等系列产品、重要药品新制剂等,重点研制对治疗重大疾病研发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基因工程药物、各类预防和治疗性的新型疫苗及的试剂以及其它具有重大创新、重大产业化前景和重大市场效应的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关键生物试剂,创新药物总体开发设计、过程管理与风险控制技术。

 (4)中药现代化。重点发展特色南药开发技术,推进中医循证医学、中医标准化和南药标准体系的研究,改善和提升中药研发和生产工艺水平,加快新药开发和名优品种二次开发,发展岭南道地药材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中药新药品种。

 (5)现代生物资源开发。开展基于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动植物良种选育技术,突破重点农作物及禽畜等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扩繁技术,研发动物疫苗、兽用诊断试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及添加剂等生物制品,加快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特别是酶技术、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深层发酵技术以及海洋生物医药及制品研究与开发。

 6. 现代交通。

 围绕广东绿色交通及现代交通网络建设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关键系统零部件,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产品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装备自主化能力。

 专栏 7: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 (1)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系统及总成、关键零部件制造等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新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制造、基于新型超级电容器与电池组合的新型动力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设施建设等关键技术。

 (2)轨道交通装备。研究开发磁悬浮、真空管道等超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及相关装备,

 突破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关键系统零部件发展关键技术,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产品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装备自主化能力。

 (3)通用航空装备。以低空领域开放为契机,重点发展航空关键技术研发,发展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系统,船载全球定位系统(GPS)产品系统集成、船舶自动识别、北斗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产品,以及通用飞机、水上飞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和轻型直升机等设备。

 7. 海洋经济。

 围绕海洋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开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研究,推进海水综合利用与海洋药物资源开发、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海洋油气快速高效勘查开发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进海洋生物医药及制品研究与开发,加快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字海洋建设,研制能够融合广东省立体海洋观测网络、资料管理共享、模拟预报应用、管理决策支撑的数字海洋综合信息系统。

  专栏 8:海洋产业技术 (1)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和大型临港工程装备,研究开发可燃冰等海底能源开采技术装备以及无人潜航器、深水机器人等先进装备。

 (2)海洋运输。重点突破一系列绿色、智能船舶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多用途海洋支持船、海上风电安装船、豪华游艇、半潜船、钻井船起重铺管船等一系列适应世界船舶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船舶产品。

 (3)海洋生物制品。重点发展以海洋动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品。

 8. 现代农业。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方针和要求,加强生物种业、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种养安全)等领域的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开发动植物良种选育技术、高产增效种养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生态安全技术。

 专栏 9:现代农业技术 (1) 动植物良种选育技术。研究以优异基因资源为基础,利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等生物技术,选育出动植物新品种和新品系,建立优质动植物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体系。

 (2) 高产增效种养技术。研究开发适度规模、健康生态、经济实用、标准化的畜禽养殖新技术,种植业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优质种苗快繁与规模化生产技术等。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高效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安全技术等领域共性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高效、安全农业投入品的创制技术、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质高效安全种养技术以及食品质量安

 全检验检测技术,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应用前景的基因工程疫苗、生物农药、新型肥料、畜禽水产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和新型诊断试剂,建立健全农业良好技术规范和农产品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的技术体系。

 (4)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农产品保鲜、储运、加工技术与装备,特别是荔枝、龙眼的加工关键性技术攻关。加快酶技术、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深层发酵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

 (5) 农业生态安全技术。开展重大畜禽疫病、农业生物灾害和外来物种的监测预警、生态安全评价与防控技术体系研究,加强新型疫苗、新型化学合成药、中兽药和诊断试剂、新型化学合成药、生物农药和生防技术以及畜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6)农业信息化技术。开展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监测、诊断、预警、调控技术以及动植物医院的远程监测、诊断、服务系统技术研究,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科技、农副产品市场信息、价格数据系统、计算机农业专家系统和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化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及农业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三)

 强化 支撑和谐发展技术供给 1. 人口健康。

 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以降低重大疾病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危害,提高广东人口健康质量为重点,通过攻克若干重大疾病预防与诊治的关键技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专栏 10:人口健康技术 (1)重大常见疾病防治。重点开展我省常见多发恶性肿瘤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防治、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防治技术、神经精神疾病综合防治等相关支撑关键技术的研究。

 (2)低成本诊疗设备。重点在量大面广的常规诊疗设备和重大疾病相关的急救、监护、诊疗、康复技术和设备领域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品质、低成本和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

 (3) 优生优育技术。重点开展我省儿童常见重大疾病防治、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和出生缺陷防治、辅助生殖技术研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生育质量。

 2. 生 态保护。

 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开展相关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为构建安全生态系统、推动广东绿色和谐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专栏 11:生态保护技术 (1)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大宗固体、废弃电子产品、重点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开发,研发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城市垃圾智能分选和处理成套装备、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成套装备以及污染检测和远程诊断等装备。

 (2)环境保护技术。开展大气污染防控、土壤污染治理、工业“三废”排放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突破高性能复合微细粒子(PM2.5)污染源监测与预防控制技术及关键设备、生活性大气污染源控制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工业污染防治关键技术、水污染及饮用水安全监控及治理技术以及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河口水质治理与生态保护等技术。

 3. 公共安全。

 围绕建设公共安全技术体系,保障公共卫生与安全,重点在自然灾害防治、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大支撑。

  专栏 12:公共安全技术 (1)重大自然灾害防控技术。重点发展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关键技术、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估和灾害评估技术、地震智能化灾情预测、采集与救灾辅助、华南地区生物灾害防控技术、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等关键技术, (2)重大疫病防控技术。重点发展防控艾滋病、SARS、埃博拉、H7N9 型禽流感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技术、病毒筛选及新型疫苗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加快推进登革热 4 价疫苗、检验检疫安全保障技术与设备、高危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制。

 (3)突发事故灾害防控技术。开展地铁工程、大型复杂建筑、燃气管网和电网等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规划设计、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以及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火灾、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等社会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推荐访问:广东省 技术发展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