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0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2019- -0 2020 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第 第 I I 卷单项选择题

 1.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A. 知之为知之 B. 学而不思则罔 C. 有教无类 D. 因材施教 『答案』 C 2. 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的是 A. 荀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 D 『解析』 法家主张与时俱进,倡导变法改革,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韩非子。D 正确;A 是儒家;B 主张仁政;C 主张兼爱非攻思想。

 3.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 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 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 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 D. 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的目的在于使儒家思想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只有这样儒家学说才有可能取得独尊的地位,所以 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A D 两项说法明显不符合这一意图,B 项是 C 项的结果,所以 『答案』选 C。

 4. 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 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 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 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一”,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B 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正在辩经论道”不符,故排除;D 项的表述与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以来,儒学一直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故排除 C 项,选择 A 项。

 5. 宋朝时期的服饰一改唐朝“惯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老成持重和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由于 A. 封建经济的发展 B. 程朱理学的影响 C. 专制集权的强化 D. 审美意识的觉醒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的影响。依据所学,宋朝的时候,理学兴起,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这种主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材料所反映的宋朝时期服饰的变化正是程朱理学影响的结果。所以应选 B。

 6.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愚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而 18 世纪欧洲启蒙恩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发展蓝图。与欧洲人相比,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 A. 明清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东西方思想的交流 B. 封建政府对思想舆论的极端控制与扼杀

 C. 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 D.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微弱 『答案』 D 『解析』 18 世纪欧洲启蒙恩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发展蓝图主要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结果,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主要是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 正确;A 属于外交方面原因;B 和 C 都属于思想方面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7.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公元 3 一 l3 世纪之间保持着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

 ①发明并使用雕版印刷术

 ②造纸术的发明

 ③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④编著《本草纲目》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公元 3 一 l3 世纪”时间进行解题,造纸术的发明是西汉时期,属于公元前 3 世纪;②错误;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是明朝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④错误;发明并使用雕版印刷术是隋唐时期,祖冲之推算圆周率是 5 世纪,①③符合题意,选择 A 正确;B、C 和 D 错误。

 8.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并且我国航 天员首次成功完成空间出舱活动,中国人登上月球进行探测的终极梦想也必将实现。图是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是中国汉字

 ②它是中国书法

 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书法的理解。④是错误的;图片没有反映中国汉字是由繁 到简的趋势。通过排除法,所以选 B。

 9.下图为扬州八怪中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绘画属于一下哪种类型

 A. 文人画 B. 汉代帛画 C. 山水画 D. 民间绘画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画作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符合文人画的艺术特征。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特别注重“境界”的营造,以达到“气韵生动”的目的。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汉代帛画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与题意不符;C 选项错误,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气势雄壮,意境深远,与题意不符;D 选项错误,民间绘画形式通俗,易于接受,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与题意不符。故正确 『答案』 为 A 选项。

 10.人文主义与古希腊哲学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人”对“神”的否定

 B. 关于“人”的继承关系 C. “人神”并重 D. 关于“神”的继承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核心是重视人的价值,而这在古希腊哲学中已有体

 现,因此两者是继承关系,选项 B 正确;古希腊哲学中的智者学派也反对神的权威,因此选项 A 排除;古希腊哲学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文艺复兴时期也强调人的价值,人神并不是并重,排除 C;人文主义核心是人而非神,排除 D。

 11. 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 探索自然 B. 人文主义 C. 探索社会 D. 个人主义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核心,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和人的感觉是衡量世界万物好坏的主要标志,『答案』 选 D,A 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BC 两项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其本质。

 12.“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了 A. 民主思想 B. 启蒙思想 C. 空想社会主义 D. 人文主义 『答案』 D 『解析』 莎士比亚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体现了人的价值,这属于人文主义,选项 D 正确;民主思想强调的是国家主权由人民掌握,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与民主无关,排除 A;启蒙思想强调理性,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出现时间是在 17 至 18 世纪,与莎士比亚所处时代不符,排除 B;空想社会主义流行于 19世纪初期,与莎士比亚所处时代不符,排除 C。

 13.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 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 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披着宗教改革的外衣,而兴起的反封建广泛的社会运动。所以选 D。

 14.马丁·路德坚持“信仰即可得救”的原则,其意义在于 A. 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B. 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 C. 确立了路德教 D.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信仰即可得救”强调了人在信仰过程中具有自主救赎权,这否定了教会的作用,选项 D 正确;思想原则不能直接构成冲击教会势力的力量,排除 A;选项 B 表述绝对,排除;选项 C 与题无关,排除。

 15. 下图(处死路易十六)所示的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主要是

 A. 孟德斯鸠的思想 B. 伏尔泰的思想 C. 卢梭 思想 D. 康德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根据所学,孟德斯鸠主要是提出三权分立的思想,主要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伏尔泰在发对君主专制的同时,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不可能主张处死国王;卢梭的思想最激进,认为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康德主张公民自由、平等、独立,反对采取革命手段。因此 『答案』 为 C。

 16.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指 A. 新航路开辟时代 B. 文艺复兴时代

 C. 启蒙运动时代 D.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伏尔泰生活在启蒙时期,因此其所指时代是启蒙运动时代,选项 C

 正确;选项 A、B 与伏尔泰时代不符,排除;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主要指的是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革命运动,伏尔泰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已经去世,选项 D 排除。

 17.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 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B. 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C. 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 毛泽东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题干所涉及的时间、事件是指近代前期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B、C 选项都满足,这个时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转变。而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与题干时间不符,因此选 D 选项。

 18.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A. 借“尊孔”或者“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 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 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 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答案』 D 『解析』 “尊孔”或者“排孔”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各自主张服务。A 项对二者来说都不正确,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忽视民众力量是二者的共同局限性。B、D 两项是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作用。故 『答案』 为 C. 19. 梁启超在《倡设女子学堂启》中写道:“女子若受教育,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这说明梁启超 ①重视男女平等

  ②认为女子受教育对家庭和社会意义重大 ③仍受传统思想影响

  ④仍主张妇女做贤妻良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女子若受教育,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可得出其重视男女平等。认 女子受教育对家庭和社会意义重大。但仍受传统思想影响。材料并没有体现其主张妇女做贤妻良母。故 A 正确,排除 BCD. 20.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他认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 A. 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 B. 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 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答案』 D 『解析』 蔡元培在北大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在当时思想界复古逆流盛行的情况下,起到使新思想得以在北大传播的作用。

 21.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 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 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C. 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 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可知,上述是关于民生主义的论述,孙中山主张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C 项错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D 项错误;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从材料“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 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很大的问题”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思想体现了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故选 B。

 2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用生命实践这句誓言,并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的音乐家是 A. 贝多芬 B. 德彪西 C. 舒伯特 D. 莫扎...

推荐访问:盘锦市 辽河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