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 全髋关节置换并发症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总结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 并发症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72-01
  髋关节功能障碍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病因有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愈合不良,其他尚有少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1],药物治疗疗效差。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改善病废髋关节功能最重要的手段,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8年4月-2010年4月共收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例,11例(36髋)行THR的患者,其中男14例(15髋),女17例(21髋);年龄66-80岁,平均70.3岁;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和/或心脏病6例,老慢支7例,其中并发两种以上5例。均选用外侧入路,其中骨水泥型13髋,非骨水泥型15髋。通过手术前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本组术后关节脱位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肺部感染1例,其它均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干预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常规照胸片、心电图和血液生化检查,决定手术治疗后控制合并症;做好血型检查和交叉配血试验;给予营养支持、静脉补液和抗生素的应用;术晨备皮,缩短备皮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减少术后伤口感染机会[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1.2 心理护理 医学心理学研究证实,好的情绪能消除精神紧张,放松肌肉,促进消化与吸收,同时也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调节激素代谢,术前针对性地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手术和治疗,同时术前指导患者进行髋、膝关节及其主动肌的功能锻炼,为术后康复及预防深静脉血栓作好准备。护理干预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要求,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3]。
  2.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2.1 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术后严重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测血压、脉搏,呼吸每30分钟1次,保持切口负压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防止切口感染。髋关节感染多发于术后早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应保证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保持切口及床单的清洁。密切观察病情,倾听患者主诉,应动态观察体温及切口情况,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一般于术后24-48h、引流量小于50-75ml时拔除。避免切口血肿形成,血肿迅速增大要及时报告医生。对切口愈合不良持续渗液者,要认真对待,必要时协助医生切开清创。本组患者均为微创手术切口,加强了预防措施,无切口感染发生。
  2.2.2 脱位的预防 术前告知患者术后不允许的动作(盘腿坐、翘二郎腿、坐矮板凳)可降低脱位的发生率。要求患者术后6-8周内不要过度屈曲,避免过度伸直髋关节(如平卧位时使用便盆)以防止出现前脱位,更应避免过度伸直的同时内收外旋、屈髋的同时内收内旋髋关节这两个最容易发生前或后脱位的动作。预防脱位的方法:搬运、施行各种操作及护理时,应将整个髋关节托起,不可单纯牵拉患肢,防止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将患肢外展30度,下肢和足置中立位,必要时穿“丁”字鞋或皮牵引,加强巡视,及时矫正下肢内收、外旋等不正确体位;术后5-7d可协助患者扶助行器下床不负重锻炼,(2-3)次/d,(10-15)min/次,逐日增加活动时间及活动量,要注意保护以免跌倒,患肢4-6周后可部分负重行走;嘱患者6个月内坐、卧、站立时,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避免双腿交叉,避免坐厕,避免屈髋下蹲或坐低矮的椅子。本组2例患者在术后搬运时发生脱位,经手法复位、卧床、皮牵引2周后痊愈。
  2.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由于术前下肢活动减少,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以及术后疼痛,长时间的被动体位以及组织水肿压迫深静脉,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的高危期是术后1-4d,故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肢的血供情况,监测血常规与凝血六项。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若相差0.5cm以上,应嘱患者卧床并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应注意有无肺栓塞发生指征,一旦患者出现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应考虑肺动脉栓塞可能,给予镇定、吸氧,通知医生,及时行早期溶栓治疗。具体预防措施为:术后患肢予弹力绷带外固定1周,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麻醉恢复后即指导患者行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及双下肢等长肌肉收缩锻炼;术后2-3d可进行伸屈膝、髋关节锻炼,早期借助CPM进行被动锻炼,先从小幅度、低频率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时间及范围,并慢慢过渡到主动锻炼,3-4周髋关节可屈曲90度;术后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扩容;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4000U/Q12H,维持3-7d。禁烟,同时避免在患肢输液。本组1例患者,于术后第3-4d出现肢体明显肿胀、疼痛,鼓励并协助患者行患肢被动与主动活动,皮下注射速避凝0.4ml,2-4d后症状明显改善。
  2.2.4 肺部感染及压疮的预防 因老年人心肺功能衰退加之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故易出现肺部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因此,应鼓励患者作深呼吸,翻身后轻轻拍打背部,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并保持皮肤清洁,经常变换体位,骶尾部抬高按摩1次/2h,预防压疮的发生;本组经预见性护理,仅发生肺部感染1例,经过积极治疗后痊愈。
  2.2.5 营养支持 根据骨折患者不同时期需求营养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护理,骨折早期供给低脂、高维生素、高钠、高铁、清淡易消化食物;骨折后期,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铜的食物。通过各阶段机体所需营养支持,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康复,达到辅助治疗、促进骨折的愈合和避免或减轻因长期卧床引起的便秘、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2.3 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钙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与骨形成。鼓励患者补充钙质,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豆类等含钙较多的食品。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术后6周内不要交叉双腿,3个月内每周电话随访1次,制订患者训练计划,如术肢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挛缩畸形,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回院复查;不要卧手术侧及坐低沙发和矮椅子,坐椅时不要将身体前倾,不要坐在床上屈膝和弯腰拾地上的东西。6周后如有条件可游泳或进行水疗,不宜剧烈活动,如跑、跳和爬山等。
  3 小结 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本组2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结果发生术后关节脱位2例、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均只有1例,其它均无并发症发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更关注的是心理、生理、功能锻炼、出院后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4]。THR手术本身的成功并不预示着治疗的成功,预防并发症和术后良好的功能康复是THR成功的关键之一,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伟英,赵朝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21(5):45-46.
  [2]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91.
  [3] 曹伟新,李乐之.外壳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6-548.
  [4] 霍建珊,陈妙霞,罗春晓等.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规范式护理程序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6,21(4):25.

推荐访问:并发症 术后 置换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