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残端悬吊对子宫全切术后阴道脱垂的影响分析:残端悬吊多久消失不适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阴道残端悬吊方法对子宫全切术后阴道脱垂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均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将阴道残端悬吊于主韧带上,治疗组将阴道残端悬吊于圆韧带和主韧带上,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全切术中,将阴道残端悬吊于圆韧带和主韧带上优于单纯悬吊于主韧带上,即能有效防止阴道脱垂的发生,并部分恢复子宫韧带对阴道残端的牵张作用。
  [关键词]子宫全切; 阴道残端悬吊; 阴道脱垂
  [中图分类号] R71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11-01
  
  子宫全切手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阴道残端脱垂、出血、感染是子宫全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切除了阴道的上段,术后残端失去了子宫韧带的牵张作用,并近一步塌陷、脱垂、挛缩变短,并造成术后下腹坠胀感及阴道短缩,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传统的手术将阴道残端悬吊于子宫主韧带上,我院在手术过程中,将阴道残端悬吊于主韧带和圆韧带上,降低了阴道残端脱垂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现报告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2年1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均数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年龄在39-67岁之间,平均年龄47.3±3.7岁,CINIII 1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6例,子宫肌瘤20例,子宫腺肌病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1-69岁之间,平均年龄46.7±4.7岁,CINIII 1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4例,子宫肌瘤16例,子宫腺肌13病例。其诊断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相关章节所列标准[2]。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子宫全切手术治疗,全切术后,对照组阴道残端彻底止血并使用1号可吸收线分别将双侧子宫主韧带残端与同侧阴道残端侧壁间断“8”字缝合2针。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将子宫园韧带残端与同侧的阴道前壁间断“8”字缝合2-3针,以达到持续牵引阴道残端的前后壁,防止阴道残端在手术之后发生脱垂、挛缩。在完成上述阴道残端悬吊后,使用“1”号可吸收线从阴道残端的一侧到另一侧连续扣锁缝合关闭阴道残端前后壁[2],并将子宫膀胱膀胱反折腹膜与阴道前壁前缘连续缝合,同样将子宫直肠反折腹膜切缘与阴道后壁切缘连续缝合,术后留置导尿。两组病人均在术后半年、1年、3年各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显效:无临床症状,术后半年、1年、3年随访,未发生阴道残端脱垂。 有效:有轻微的下腹坠胀感,术后半年、1年、3年随访,阴道残端有轻度脱垂。 无效:有明显的下腹部及腰骶部坠胀感,随访,阴道残端呈中、重度脱垂。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推荐访问:阴道 悬吊 术后 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