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初探: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

  我国的非煤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开发和利用的矿种有180种,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采掘业也迅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非煤矿山有13万多座处,从业人员近1000万人,其中小型矿山占总数的98%以上。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简述
  
  由于我国非煤矿山种类多,分布广,整体呈现小规模开采,开采工艺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员工文化素质差,基础管理薄弱,导致生产事故多发,事故总量大,时有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尽管近年来,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类矿山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许可,强调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管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的数量、死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指标逐年下降,呈现出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仍不容忽视,形势依然严峻。
  
  二、非煤矿山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一)完善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需要
  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法依规办企业,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的所有方针、政策。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生产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承担着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非煤矿山企业,要完善其自身的现代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就应建立起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符合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矿山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辩识、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所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地改菩提高生产安全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正是动态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化模式。
  
  (二)开辟建立完善生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途径
  从过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历史状况看,安全生产的状况呈现正弦函数图像,此起彼伏。近些年来,安全生产事故的各项指标均呈逐年下降之势。如何保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变正弦函数图像为余切函数图像,是当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在非煤矿山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其有效途径之一。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为各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进行生产安全监管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改善了在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监管的环境条件,有效地督促企业强化其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促进企业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助于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并朝好的方向发展。
  
  (三)促进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由多个元素组成,它涵盖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的执行落实,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作业现场管理,职业卫生,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应急管理等。它包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因此,在非煤矿山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能有效地促进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各领域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改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保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三、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探讨
  
  (一)考评办法的改进优化
  现行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根据生产系统的不同分别为: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尾矿库等3个评分系统,每个评分系统由若干个元素组成。根据系统原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每个元素的分值按照策划、执行、符合、绩效4个方面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标准化分为5个级别,考评方式采用标准化的得分和实际成效(百万工时伤害率及百万工时死亡率)相结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到2013年底全国非煤矿山100%达到安全标准化5级以上水平。
  本文仅以地下开采矿山为例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地下开采矿山安全标准化5级的条件要求是:标准化得分率≥45%,百万工时伤害率≤25,百万工时死亡率≤2.5。
  假设某地下开采矿山企业员工总数为210人,其中后勤管理人员30人、井下作业人员180人。年300个工作日,井下一个作业班次60人,计算得出其年总工时达5×105以上。在现行的考评办法下,如果该企业一年因事故伤害达1 2人、死亡达1人,标准化得分率≥45%,仍然可获得安全标准化达标(5级)单位的称号。在前期实行许可制度的推动下,绝大多数矿山企业在相关的策划、执行、符合等三个方面已经做了相当量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按安全标准化的运行模式稍加努力,在标准化考评上要取得2574分(即得分率≥45%)较为容易;其二,考评和评定的前置条件为企业按安全标准化模式运行满6个月,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以安全标准化运行期计算。一个企业为了办(换)安全生产许可证,在6个月内实现其安全生产无死亡事故并不困难。因而在现行的考评办法下,可能产生的结果:一个每月因事故伤害1人、年因事故死亡1人的企业,居然是获得安全标准化达标(5级)单位。因此笔者认为现行的考评办法需要进行改进优化:(1)提高生产安全实际成效的指标:(2)提高标准化评分的得分率:(3)适当调整评分系统的权重分布。权重比例的分布要能够体现出有利于矿山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强化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促进企业真实地落实提高其生产的本质安全水平。现行的评分办法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三个元素占元素构成的比例为21.4%,而其分值占总分的比例为19.9%。因此应适当增加这三个元素的内容和分值,使其分值占总分的比例为25%左右。
  
  (二)加速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从2009年实施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以来,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距离即定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分析其原因:(1)企业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现行的考评办法存在着导致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荣誉感削弱的因素,弱化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2)2006年始,非煤矿山实行安全许可制度,集中的安全许可证换(发)工作第一轮在2009年完成,下一轮将在2012年进行,在时间上给那些缺乏主观能动性的企业留有无紧迫之感。(3)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非煤矿山企业为小型企业。在众多的小型非煤矿山企业中,人员少、文化程度低,不具备掌握以系统工程理论体现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内容:缺乏建立满足安全标准化建设所需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能力;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遵循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4)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数量少,影响了安全标准化建设进程。
  针对上述情况,要加速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企业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认识,改进优化安全标准化的考评办法,增强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的荣誉感,促进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变被动为主动。(2)大力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教育培训,使众多的小型非煤矿山企业能够掌握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内容,帮助建立满足安全标准化建设所需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引导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3)建立充足的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
  
  四、结束语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一项开拓性工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
  
  (编辑/黄征)

推荐访问:初探 煤矿 标准化建设